業內盛傳,納智捷將從裕隆手中轉到鴻海集團,這消息在業內蕩漾多日。不過,兩家的合作模式若真的改變,對彼此而言,或許也不算壞事。從情侶變朋友,相處起來反而沒包袱、沒壓力,合作起來也會更順暢。
過去幾年間鴻華先進與裕隆集團雙方的「磨合過程」並不算太平順,未來,電動車市場勢必愈來愈競爭,考驗也愈來愈多。
鴻海與裕隆在產品導入與策略節奏上偶有不同,如今鴻海若取得品牌與銷售端主導權,將使鴻華先進從「研發設計」跨入「銷售與服務」,正式形成設計、製造、銷售一條龍的完整電動車產業鏈。對鴻海而言,掌握品牌與渠道可望提升開發效率,也能快速擴大整體銷量,成為加速鴻海EV事業成長的關鍵推力。
雖然納智捷是前執行長嚴凱泰想要打造自有品牌的重要環節,但時空背景與市場不同,五年前調整經營模式後,朝向與鴻華先進合作發展電動車的策略,如今再由鴻華先進併購納智捷已經不是不能接受的事了。
過去幾年間,鴻華先進與納智捷合作的過程並不算太順利,雙方在利潤分配的協商上相當費勁,如果可以透過垂直整合,讓鴻華取得納智捷股權,股東結構就一致了,效率會提升很多,對裕隆工廠的稼動率也有利。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