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面臨就業放緩與通膨偏高的夾擊,聯準會(FED)官員態度分歧,為降息再添不確定性,法人認為,近期在布局上可納入短天期公債ETF做調節,打造資產避風港。
美國朝野兩黨已完成臨時協議並取得共識,川普更宣告政府關門有望在近期結束,不過,10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原定本周將公布,但受到美國政府關門影響,有可能出現首次無法如期公布的窘境。
國泰US短期公債經理人陳韻竹表示,在聯準會宣布降息初期或快速降息期間,長天期公債雖可能於利率下行中獲益,但也容易因市場預期轉變而反應劇烈;短天期公債波動較小,且在降息期間同樣也能受惠,因此在近期受到政府關門、關稅裁決以及政府發行新債導致利率彈高等市場震盪的影響程度有望低於長天期美債。
在股市漲多期間,由於短天期債券的存續期間短,價格波動較低,有助於降低投組風險,普遍被視為具有「類貨幣市場特性」的標的。觀察股神巴菲特領導的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公布第3季財報顯示,2025年8月公司現金儲備創新高達3,816億美元,且自2024年起公司有明顯加倉短天期美債的趨勢,目的就是為了在變動快速的市場下發揮避險作用,並隨市場起伏伺機而動,追逐收益機會。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美國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創近三年低,反映出消費者對自身財務狀況的擔憂,也預示著未來消費支出的潛在緊縮,可能對整體經濟成長造成壓力。
由於短天期債券的存續期間較短,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低,即使聯準會貨幣政策路徑上出現意外轉折,價格下跌風險也相對較小。其次,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呈現貶值趨勢,加上收益率具一定水準,短天期債因而成為投資人資金短暫停泊與尋求固定收益的好標的。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