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AiSeed AI 無人機征戰世界盃 時速160km 打進國防鏈
本土無人機新創AiSeed(艾知科技)以AI軟體技術提供端對端無人機解決方案,近期打入國防產業供應鏈,成為全球少數開發出時速160公里以上高續航力的無人機與運算軟體系統的業者,今年要進軍災防、物流、巡檢等商業應用市場,邁向國際。
AiSeed成立於2019年,共同創辦人執行長王宗源及營運長李芷婷創業前都在美國矽谷工作,王宗源玩無人機20多年,希望提升無人機的商用價值,成就兩人創業點子。
軟硬整合優勢 提高技術門檻
早期無人機開發受限於法規,近年來無人機服務受到關注,在國際戰事中無人機「對決」,更讓無人機從娛樂轉為軍事用途,使得軍用與政府專案成為主要市場,加上中國大陸業者成為消費產品主要廠商,AiSeed設計無人機朝高商用規格要求,不但要快、穩,續航力更久,主打輕量AI運算系統,開發出結合機翼和螺旋槳的Vtol機種,時速高達160公里,且能進行邊緣運算、自動飛行的能力,降低人為操作的時間差。
李芷婷指出,幾年前國防部要建立無人機戰隊,硬體和軟體規格要求高,更要能做出一站式軟體解決方案,得標的SI業者找AiSeed一起合作設計產品,讓AiSeed跨入軍用市場。
AiSeed核心技術是自行研發的無人機韌體與可控制元件的各種應用軟體。李芷婷說,無人機涉及光學、通訊、AI晶片、飛控系統等多種技術,可說每個元件本身都是一個獨立產業,公司成立後,先逐步完成軟體系統平台架構,在客戶開出規格與功能後,找對應的硬體元件,整合相關的控制軟體,作出客製化的無人機。AiSeed致力於打造「軟體定義」的無人機,技術門檻與市場競爭力都提高。
透過AI與軟硬體整合,高階無人機其實已經是「高速飛行電腦」,在軍事上透過晶片的邊緣運算,無人機要在高速飛行過程中持續計算路線,避開干擾,以光學鏡頭掃描目標快速傳遞偵察資料,提前鎖定並攻擊對戰的無人機、或地面目標直接攻擊。飛機在空中的變數很多,要做到以軟體控制,AiSeed因此推動上游元件研發,從AI晶片、飛控、光學、通訊模組等領域都有技術布局,提升飛機效能與自主性。
高速飛行電腦 精準偵測目標
AiSeed今年參加美國CES,美國國防部透過轄下「國防創新單位」找AiSeed合作。李芷婷指出,美國國防部幾年前成立DIU讓更多新創、矽谷科技為國防產業助力,DIU直屬國防部長,有權限引進新創技術,導入作戰單位,快速強化戰力。
例如美國無人機要擺脫中國大陸零件,需要成本較低、具備抗干擾、AI控制與更好飛行能力,減少人工操作、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無人機企業,台灣與美國彼此密切合作,加上AiSeed的產品透過視覺導航、自動目標識別等技術,提供比傳統遙控無人機更高的戰術靈活性,促成雙方合作。
李芷婷說,AiSeed最近在海外市場巡迴參展獲得許多正面回響,無人機有軟硬整合的需求,其實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她指出,例如在AiSeed的產品功能,無人機不但可以快速偵測到地面的攻擊目標,更不需要GPS就能演算出目標位置,誤差只有1%-2%,非常精準,是公司純軟體演算法優勢,獲國際客戶青睞。她說,最近也看到台灣成立國防創新小組(DIO),AiSeed也希望為台灣國防部貢獻心力。未來在無人機數量愈來愈多下,兼顧速度、運算、能決策的自主化飛行無人機非常重要,這正是無人機下一個戰場。<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