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開獎一波波,市場對美元走勢再度引發高度關注。外銀分 析,政策不確定性持續、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受到質疑,「去美元化」 結構性趨勢日益明顯。在美國通膨數據公布前,美元面臨不對稱風險 ,若數據偏低,將強化市場對美國有能力承受關稅衝擊的預期;若數 據回升,則可能壓抑降息預期,進而推升美元走勢。
川普宣布8月起對歐盟與墨西哥課徵30%的進口關稅,渣打銀行表 示,美元對關稅消息的表現,反映出兩大市場動能,一是「川普賣權 」逐漸成為市場共識,即若市場對關稅反應過於負面,川普將可能放 寬措施;二是市場認為關稅對美國貿易夥伴的傷害大於美國本身,近 期加幣與日圓的疲弱即為例證。
基於這個邏輯,美元在公布CPI數據前呈現非對稱風險結構,若通 膨反彈,將抑制降息預期、推升美元;反之,若通膨數字下降,有利 於維持降息預期、強化市場對美國能承受關稅衝擊的看法。短期內預 期美元指數將測試其50日移動平均線98.64。
(ㄏㄨㄟˋ)豐銀行指出,展望下半年,美元存在適度走軟空間, 若美國與全球經濟同步放緩,週期性因素對美元未必會構成明顯拖累 ,但政策因素對美元的拖累效應仍在持續,不確定性短期內恐難明顯 消除,「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勢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對美元後市形 成潛在壓力。
星展銀行認為,大而美法案(OBBB)被視為財政刺激措施,通常是 美元的利多因素,但其中的減稅措施,主要是臨時性或針對特定群體 ,將抑制刺激經濟成長的效應,因此對美元的正面影響也將相對減弱 。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