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近期在經歷一波漲勢後,市場波動明顯加劇。投信法人指出,陸股漲勢主要由多個主題行情接力推升,包括海外算力、反內卷政策與創新藥品等。不過,各產業板塊的行情持續性不明顯,類股輪動速度加快,使得大盤短線上缺乏明顯催化劑。儘管如此,整體估值仍處於中低水準,若出現拉回,投資人可視為布局良機。
隨著陸股回穩,境內主動型基金近一月表現普遍亮眼。根據理柏統計,截至7月16日,兆豐中國內需A股與瀚亞中國A股基金分別繳出8.2%與7.3%的報酬率,表現居前;摩根中國A股、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及聯博中國A股基金則緊追在後。
瀚亞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若陸股要進一步上攻,仍需仰賴更強力的內部政策催化。若政策面未見明確利多,市場可能維持高檔震盪格局。儘管短線漲幅有限,但下檔具備支撐力,後續仍須觀察中國政府是否釋出更多利多政策,以推動盤勢續攻。
操作策略方面,基金將聚焦創新藥物、AI類股、機器人概念股,及部分具備穩定業績與吸引估值的個股。部分產業龍頭標的在經濟尚未復甦階段,展現出強勁經營持續性與穩定性,是目前市場中相對優質資產。
兆豐中國內需A股基金6月來表現出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科技行業的強勁復甦,這是其投資組合中的重要部分。該基金專注於中小市值的成長股,聚焦AI、半導體、自動化、互聯網、新消費,其中包含眾多科技重磅股。
5月底美中關稅戰出現轉機,同時中國政府推出刺激措施,特別針對科技企業放寬監管並增加創新投資,推動科技巨頭及中型公司顯著反彈,提升基金回報。
兆豐投信指出,2025年中國股市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主要受到政府刺激政策和消費信心提升的推動。特別是在科技、人工智慧(AI)和生物技術領域。中國H股與A股的價差縮小至五年來最低,顯示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信心正在增強。
富邦投信表示,短期市場走向多頭氛圍,上證指數推升風險偏好,三大指數走出四連陽,上周寬基指數漲幅皆為正,深成指累計漲幅2%,目前牛市行情有望持續,各類題材活躍度有望延續,具業績支撐板塊可望受到資金青睞。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