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星成立於2012年,十年內完成在日本掛牌上市並快速轉成主板、八年內收購五家公司邁向國際化,2022年提前達陣獲利目標。執行長游直翰認為,在AI時代創業必須「快速長跑」,要有短跑的爆發力,也要有長跑的韌性與節奏感。
游直翰分析,在衝刺與長跑間達成平衡,就像看準時間領先研發新技術,才能在市場需求開始興起時有足夠方案提供客戶需求。
游直翰創業前在哈佛主修的就是AI,一路看著AI落實為現實,「感覺過去好像只有幾個人在講,現在大家都在講」。他以務實態度提前預測市場未來需求,但他認為,不用把AI視為威脅,而是擴展能力的工具,「AI不是來取代人,而是來升級人」。
他常分享在AdCreative.ai公司看到的案例:毫無設計背景的實習生,卻能用AI工具做出高水準視覺素材,讓他驚豔。他認為這不只是技術勝利,也是沛星產品哲學:讓AI成為人的助力,而非門檻。沛星逐步從台灣走向亞洲、歐美市場,成為全球企業,游直翰領導風格強調開放與共識,在管理層部分,重大策略往往來自集體討論與思辨,團隊成員有技術深度也能兼顧市場敏銳度,建立高透明度組織文化。公司文化方面,沛星擴張到全球17個據點、逾700名員工編制,游直翰與經營團隊仍鼓勵員工「有問題就問」。
對於想打進日本市場的新創,游直翰指出,希望沛星在日本市場的價值不只是技術輸出者,而是「AI實務應用的指標性企業」,日本是沛星最大市場之一,選擇日本上市不是選擇最容易的市場,而是最能放大品牌影響力的市場。
他說:「我們不只想成為上主板公司,是要思考十年後能不能交出漂亮成績單。」他以快速長跑態度讓AI技術多元發展,不斷譜寫新亮點。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