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雙雄拚獲利潛力、積極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目標達成 率超乎預期。根據各公司發布數據,國泰人壽今年上半年用固定利率 計算的新契約CSM約465億元,為今年全年目標700億元的66.43%;富 邦人壽今年立下500億元CSM目標,今年上半年也累積了300億元的CS M,達成率6成,雙雙超前目標。
國內保險業2026年元旦將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 ),壽險公司無法在收到保費時就認列收入,須透過未來提供服務逐 步認列,保險收入主要來源為CSM的釋出,意即為未來預期賺取的利 潤現值,並於未來財報揭露時逐步認列到損益表。簡言之,未來CSM 將是衡量壽險公司長期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增加償付能力 的自由資本。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日前法說會上表示,國泰人壽採固定利率 計算的新契約CSM主要用於內部追蹤管理,財報上的CSM則是用新契約 銷售當月利率計算,國壽上半年財報上的新契約CSM大於520億元;但 不論是465億元或520億元,國壽上半年銷售新契約所產生的CSM,均 為國內壽險業最高。
國泰人壽2024年依內部追蹤固定利率的假設下,新契約CSM約900億 元,因市場利率比公司假設的固定利率高,依財報規定反應市場利率 則超過1,000億元;過去兩年以來,國壽新契約CSM皆逾700億元,未 來將透過商品、通路策略、教育訓練、核保策略及以健康為主的經營 模式,達成每年新契約CSM約700億元目標。林昭廷說,預估未來釋放 到稅前盈餘的CSM,每年成長率可達10%∼15%。
富邦人壽在2021年即開始追蹤CSM並納入重要管理指標,2024年累 積超過600億元,未來每年目標為維持15%∼20%雙位數增長。
國內保險業明年元旦接軌國際會計制度IFRS 17後,銷售保單產生 的CSM可逐年釋放到稅前盈餘,成為貢獻獲利的穩定來源,CSM主要為 死差益與費差益;因此,各壽險公司均將累積CSM視為接軌前的重要 工作。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