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系車廠為主要客戶的輝創電子曾經因為川普1.0將產能移回台灣,如今是否因為川普2.0再前進北美,還在評估階段。
策略出擊 營業規模倍增
輝創電子總經理江世豐說,從川普1.0開始調整生產據點,五年間輝創在台灣、泰國相繼投資建廠,營業規模也在五年間倍增。他表示,在變數隨時存在的環境中,只要因應客戶的需求,隨時調整市場策略是必要的策略。
輝創電子主要產品是雷達毫米波,在ADAS系統應用擴及汽車、機車,甚至商用車被列入標配之下,前景相當樂觀,輝創的主要供應本田、豐田以及大陸車廠的OEM業務,目前為興櫃公司,預計在明年第1季轉上市。
相對於其他汽車零組件上半年受到匯率以及美國關稅問題嚴重衝擊,輝創電子的獲利表現相對穩定,業績則因匯率因素有微幅影響,預期今年可望與去年持平。
江世豐回顧在川普第一次入主白宮時做了重要決定,就是因應客戶北美市場需求,將原本屬於大陸的產能移回台灣。高雄廠區在2022年完工之後,讓公司原本年營收從6億元成長至18億元,並因為研發量能增加,可以滿足客戶更多的要求,接到更多的訂單。
輝創在2020年時整體營收25億元,2024年成長到52.4億元,也就是說不只北美訂單、產能移回台灣後還有加成作用。如今跟著豐田集團的腳步擴大泰國廠房規模,新廠已經落成,預計客戶的項目陸續量產,營業規模將再擴大。
五年間大動作投資,購地、建廠趕上這一波毫米波雷達的市場需求,江世豐認為購地建廠還是需要緣份。畢竟決定在高雄購地建廠時還是疫情前,當時高雄的和發產業園區大發基地才賣出四成多,等到輝創買下一筆廠房用地,一年之後隔鄰的土地釋出,輝創再加碼買進時,已經超過八成,如果當時沒有下定決心,很可能就買不到了。
後來建廠採取鋼構方式,縮短建廠的時程,也順利避開疫情期間人力不足的問題,終於趕上進度。
爭取商機 兼顧營運實務
江世豐說,其實在台灣建廠或者是東南亞建廠,客戶端都覺得輝創的腳步慢了,因為在建廠的過程中,輝創高雄廠的產能與倉庫都是爆滿的局面,但終究可以趕上客戶的要求。如今在泰國的新廠已完成,東南亞被認為是印度之外,下一個汽車產業快速成長的區域,也是未來輝創看好的主要成長動能來源。
對於當前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川普2.0讓許多公司前進北美設廠,輝創目前還在評估前進北美設廠的可行性。
江世豐表示,雖然北美市場需求穩定,仍然是重要的汽車市場,但考量供應鏈的問題,終究讓輝創猶豫不決,畢竟北美目前仍然欠缺供應鏈,而人力成本也偏高,爭取市場與營運務實考量皆要兼顧,因此輝創需要不斷地衡量、審慎決定。 <摘錄經濟>
興櫃正常交易中

股東會訊息
最近一期股東常會已於 114/06/10 結束

股東權息通知
114年將配發 1.5 元股息
111年辦理現增,每張可認70.179803 股股,認購價 40 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