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結束長達43天關門,官方數據將重新公布,市場焦點轉向將到來聯準會12月利率決議,數據回歸勢必放大解讀,短線波動難免,但整體屬短期雜音而非長期利空,同時AI產業從狂熱預期逐漸轉向獲利驗證階段。投信法人表示,全球AI產業進入獲利驗證期,台灣供應鏈展現韌性與前瞻布局,可關注台灣半導體及光通訊供應鏈相關主流供應商,逢低布局市值型主動式ETF。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分析,只要AI持續發展,記憶體產業有望走出更長久的行情。此外,短線市場雖然有許多雜音,但都不是改變AI長線趨勢的轉折點,建議短線避免追高,可趁最近震盪時檢視持股、汰弱留強,布局半導體先進製程、散熱、電源管理等2026年仍具強力成長性的產業。
第一金台股趨勢優選主動式ETF經理人張正中指出,AI成長紅利剛起步,台廠受惠AI獲利貢獻度高於過往科技轉型階段,研判台股本益比可望由目前22倍,續挑戰25倍新高,台股多頭格局持續可期,透過主動式選股操作台股ETF,更有機會參與台股強趨勢產業、個股獲利成長動能。
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暨主動復華未來50經理人呂宏宇認為,短線雖有基期偏高疑慮,但鑒於美國進入降息循環、整體企業獲利上修,行情修正反而提供逢低布局進場點,建議可偏多操作,並跟隨最大成長趨勢走,聚焦成長性及產業能見度較佳的AI供應鏈,可關注先進封測、ODM、散熱、PCB、電源、機構、高速傳輸等,以及因AI發展迎轉機題材的記憶體產業。
主動群益科技創新經理人陳朝政強調,美國12月降息機率仍高,預期短期資金仍維持寬鬆態勢,有利股市表現,觀察四大CSP近期財報數據,除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外,更持續上調資本支出,預期AI熱潮仍尚未削減,資金仍將持續圍繞在AI族群輪動,2026年投資台股建議還是以AI科技創新做為布局主軸。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