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公布壽險業今年前九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3,058.05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491.55億元、占比約16%,傳統型保險折合約2,566.5億元、占比約84%。
整體來看,前九月外幣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年增917.15億元、年增率約43%,全年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上看4,000億元。
前九月外幣保單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的2,637.52億元,今年全年有機會高過2024年的3,226.61億元,但預計仍低於2022年的4,111.64億元、2021年的6,002.52億元。
投資型保單上,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九月約491.55億元,較去年同期337.64億元、年增46%;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九月約2,566.5億元、年增率42%。
整體外幣保單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台新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前九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整體新契約比重為41.36%,較2024年同期比重36.7%、2023年38.99%稍微上升。
保險局分析,外幣保單買氣回溫,且占比相較近幾年上升,可能原因是壽險公司與通路的銷售策略。至於未來買氣方向,與利率變化、匯率走勢、市場預期、壽險公司銷售策略、新商品帶動等因素有密切關係。整體來看,民眾對外幣保單仍以傳統型保險為大宗,但各幣別仍有差異。
美元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96.52億美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14.92億美元,占比約15%、傳統型保險約81.6億美元,占比約85%;投資型前九月年增60%、傳統型年增47%。
蔡火炎說明,投資型主要是部分壽險公司與銀行通路合作推出美元投資型新商品擴大銷售量能,使今年前九月大幅成長,傳統型則是業者推出保單有關。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