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 )今年中推出後,因享有免手續費及超低管理費等優勢,成為長線投資人新寵。根據統計,TISA上路不到半年,包括統一台灣動力基金、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四檔,自7月以來衝出逾四成的報酬率,表現亮眼。
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張哲瑋指出,近來市場擔憂AI泡沫,台股出現漲多獲利賣壓,但長線來看,仍有機會在震盪整理後止穩,對長線投資人來說, 拉回反而會是加碼布局的良機。
張哲瑋表示,就算美國聯準會(Fed)12月不降息,在就業市場風險猶存的情況下,推估2026年仍會處於降息循環中。同時,相較於網路泡沫時期,企業因過度投資引發現金流危機;觀察目前AI巨頭的資本支出規模,並未達到泡沫的標準。在輝達(NVIDIA)財報亮眼,及Google新AI模型表現優異下,未來投資重點仍將著重在AI相關供應鏈上,包括散熱、高壓直流電(HVDC)、客製化ASIC晶片等。
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持續推動下,台灣電子零組件出口表現強勁,台股AI供應鏈明年的獲利有望持續獲得上調,為AI相關族群提供上漲動能。
TISA級別基金千元即可入手,適合做為投資人掌握台股成長的敲門磚。結合長線多方優勢,以台股市場為主要投資範圍的TISA級別基金,值得投資人留意。
投資類別方面,投信法人認為,投資人對於AI公司的高估值產生疑慮,擔憂部分AI公司的變現速度,無法支撐背後高財務槓桿的擴張模式。現階段投資人正
謹慎評估美國AI公司的泡沫風險,但台股的AI供應鏈具有高獲利能見度,且估值水準相對較低的優勢,在AI伺服器2026年需求維持緊俏的展望下,仍具上揚動能。
統一投信表示,隨著市場焦點轉向企業2026年營運展望,看好半導體(包括半導體廠務及IC設計)、AI供應鏈(包括組裝與散熱),高殖利率成長股;傳產著墨低基期、營運轉佳及金融類股等。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