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在上下半年交會之際激烈震盪,剛以重挫7.22角的代價,擺脫進入28字頭威脅的隔一天,對美元匯價反向狂升7.17角,終場收在29.185元,總成交量20.69億美元,29元保衛戰重新開打。此一情況被市場視為「回歸正常」,從主要亞幣走勢與美國政府主導的方向來看,新台幣均易升難貶,進入7月後,匯價出現28字頭是早晚的事,最快本周內就能看到,當前央行首要任務是以緩升取代急升,企業當務之急是做好匯率風險的安排。
7月1日的台北外匯市場,仍對前一天的重貶行情議論紛紛。主流看法是,央行要照顧企業半年報的數據,不能讓掙扎了大半年的企業,辛苦獲利最後還被匯價吃掉了一部分,何況5月初的急升,的確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換言之,央行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強力調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緩解廠商作帳壓力,但進入了7月,這壓力暫時沒了,來自外匯市場變化對運營的干擾,每家公司都要謹慎的面對。
匯銀人士認為,儘管央行對避免匯率大幅度波動責無旁貸,但以一周時間的極短期來看,震幅未必會快速收斂,28元匯價水位有高機率會被攻上。
近二日新台幣走勢,是急墜後垂直升空的罕見現象,6月30匯價重挫到29.902元,7月1日匯價隨即狂升,終場收29.185元,單日升幅2.46%,是5月初大幅升值以來,近一個半月最大單日升幅。
匯銀人士觀察,央行7月1日盤中仍有進場,買匯力道也不小,現在守匯關鍵在於外資匯入量,外資30日匯入金額不大,央行輕易就讓匯價大舉回貶;1日外資匯入規模至少10億美元起跳,占總成交量一半以上,央行也沒有硬碰硬,但若少了央行穩匯,收盤價可能已站上28元。
純就市場交易面來看,外資買超台股近500億元匯入規模放大,出口商早盤開始大手筆拋匯,加上部分投信海外投資款匯回,三方力道帶動新台幣可觀升幅,相較美元主要買盤僅央行獨撐,央行操盤策略只是要讓匯價維穩。連二日上沖下洗,來回波動高達近1.5元,除了「照顧企業半年報」,一天內吐回所有貶幅也引發揣測,似與台美談判進程有所連動影響。
接受市場震撼教育後,外界更關心下半年匯價動向。匯銀交易員認為,新台幣仍看升不看貶,短線29元整數不易守住,尤其整體亞幣都升值,央行不會硬守,但近來多空雜陳,短期先關注關稅談判結果,搭配後續經濟數據表現,來判斷美國降息時間點,應是牽動新台幣升值速度主因。
(摘錄工商時報 巫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