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親自宣佈這項訊息,蘋果執行長庫克送上刻有川普姓名與「美國製造計畫」的24K金玻璃紀念牌匾,承諾未來所有iPhone與Apple Watch將全面採用美國肯塔基州製造的玻璃蓋板。
台積電無疑是政策下的最大贏家之一,在亞利桑那設廠,也被川普多次點名投資規模—從3,000億美元縮至目前口頭稱的2,000億美元。雖官方僅確認1,650億美元,但若包含供應鏈整體配套,合計規模並不誇張。
府院高層指出,台對美出口半導體佔比有限,但部分供應鏈企業仍恐遭波及。
我方正積極爭取未投資業者至少不課到100%,並評估是否制定鼓勵中小供應鏈赴美整併投資包含補貼、低利貸款、綠色通道等配套政策。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7日表示,業界有三模式可走:在美國建廠如台積電;如中美晶這類透過併購取得德州製造的方式,也在免稅範圍;例如聯電、英特爾(Intel)的合作。至於有些廠商只在台灣,但只要台灣半導體競爭力夠強,所有對手都是一樣的稅率,就沒太大競爭差異。
此外,去年台灣晶片出口至美國若扣除台積電及中美晶美國廠部分,不到60億美元,僅占總出口的1.12%。
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強調,後續與美國會一併談判232條款、擴大供應鏈合作等面向,台灣出口到美國有高比重是涉及資通訊產業,談判團隊一定努力爭取232條款最優惠關稅。
IC設計業者認為,關鍵仍在調查細節與關稅適用範圍是否涵蓋終端產品,但每顆晶片成本與客戶協議內容皆機密,難以逐項查覈,操作與落實恐困難重重。
另法人分析,中小成熟製程業者將面臨「內有陸系競爭、外有歐美客戶流失」的雙重壓力,未來晶圓代工產業恐失去議價主導權。
(摘錄工商時報 張珈睿 呂雪彗 鄭勝得 楊日興 傅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