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長卓榮泰轉大水龍頭、4日拍板鬆綁新青安,將其排除在《銀行法》緊箍限額之外,現有約1,300億元的新青安活水無阻流出,市場觀望後續是否扭動都更危老的開關。
金管會4日在政院報告「新青安精進調整方案」,自9月起不將新青安撥款計入《銀行法》第72-2規定比率的限額。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林秀燕統計,截至8月22日,公股新青安貸款已受理核貸尚待撥款計12,923件,金額1,257億元,原預估撥貸時間約0.5∼4個月。故上述金額數9月後撥款、銀行可望依序辦理,即至少增加近1,300億元額度。
卓榮泰表示,《銀行法》旨在控管銀行流動性,目前流動性無虞、房貸逾放比率也長期低於其他授信業務,故調整配合無自用住宅青年購屋自住政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該措施不需修法,將以令示處理。
卓榮泰強調,即便非新青安,只要青年購屋符合自住、首購條件,甚至自住一屋換一屋,銀行都應優先滿足其貸款申請。
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說,過往民眾申辦新青安常遇銀行額度不夠、要求搭配壽險產品兩問題,公股銀行因放款額度逼近《銀行法》第72-2規定的30%上限,進而降低放貸意願。調整不計入新青安後,只要案件通過銀行授信「5P」原則安全濾網,銀行沒有理由因無額度拒貸,將落實風控並放寬額度,並嚴禁銀行搭售壽險產品。
至於央行立場,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表示,第七波信用管制有兩目標,一是銀行勿將信用資源過度集中在不動產,應惠及產業均衡發展。二是望銀行有限信用資源多用於都更危老、無自用住宅貸款兩領域。無自用住宅貸款涵蓋新青安與首購,本次政策與央行要鼓勵的方向一致。市場觀望央行所鼓勵的都更危老未來是否也排除適用《銀行法》第72-2規?甚至會否直接調整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計算方式與紅線
。 金管會表示,截至7月底,新青安受理戶數近12.95萬、金額超9,994億元,未滿40歲族群貸款占總戶數的72.76%,有效協助青壯年購屋。
(摘錄工商時報 楊日興 傅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