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5日靠最大權值股台積電帶動,終場衝上24,494點,離歷史前高24,570點僅一步之遙。上周五美股費半指數及台積電ADR均上揚,本周恰逢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摩根士丹利AI論壇同步登場,鎂光燈勢必聚焦半導體族群,牽動台股氣氛與加權指數再創新高的期待感,今日指數有望挑戰歷史前高。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5日強漲1.72%、收1,180元,距歷史最高1,200元極近,股后世芯-KY、聯發科、日月光投控等全線上揚,半導體族群在大展與外資論壇前暖身,格局放大至AI領域,ABF族群終於止穩不跌,PCB/銅箔基板(CCL)指標股如台光電、金居強勁反彈,為多頭找回可用之兵。
國泰證期研究指出,今年國際半導體展擴大到智慧汽車與機器人,首度打造異質整合概念區,台廠在相關領域具優勢供應鏈,有望掌握下一波AI成長浪潮。而台積電供應鏈在地化趨勢明確,如半導體設備、耗材、廠務、特用化學皆有望持續受惠,也是焦點。
摩根士丹利AI論壇邀請台廠萬潤、華邦電、京元電、嘉澤、貿聯-KY、瑞昱、雙鴻等,海外掛牌企業有奇景光電、Appier,並邀集諸多AI領域行家如Ayar Labs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Mark Wade、全新董事長陳建良,及Prismark Partners LLC、世芯-KY的高層與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研究團隊、與會客戶分享觀點。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說,國際半導體展適逢30周年,重量級半導體大廠皆參與,9月還有降息題材,預期台股將偏多表現。不過隨指數再問鼎歷史高點,台股本益比並不算便宜,近期融資增速有過熱跡象,若面臨外部變數侵擾可能導致回檔,預期幅度不會太深,仍為長線布局良機。
另美國取消台積電南京廠豁免權,內外資老神在在,但在地緣政治、供應鏈重組影響加劇之際,如何應對變數是國際半導體展與大摩AI論壇的共同話題。
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從宏觀格局切入指出,大陸半導體自給自足率從2023年的20%上升至2024年的24%,大陸半導體自給自足率2027年時可望達30%,美若加強出口限制,加上大陸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的進展,將加速CPU與GPU的在地化。
(摘錄工商時報 簡威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