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18日宣布斥資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5億元)入股英特爾(Intel)近5%,並與昔日勁敵攜手開發個人電腦(PC)與客製化資料中心晶片。這場世紀合作震撼半導體產業,象徵晶圓代工權力版圖正重整,台積電獨霸格局恐迎來最大挑戰。
英特爾及輝達18日早盤上揚25%及2%,AMD跌逾4%,台積電開小跌隨後翻紅。
兩家公司宣布,輝達以每股23.28美元價格取得英特爾普通股,並以NVLink技術為核心串聯兩家公司的架構優勢,成市場最大贏家。在資料中心領域,英特爾將為輝達量身打造客製化的x86處理器,由輝達整合至AI基礎設施平台。PC領域英特爾則會推出整合RTX GPU chiplets的全新x86系統單晶片(SoC),為市場提供「CPU+GPU」強力組合。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形容,AI正推動新的工業革命,重塑從晶片到系統再到軟體的每一層,CUDA架構正是變革核心,這次合作為下一個運算時代奠基。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說,英特爾的製程、製造與先進封裝能力,將與輝達的AI領導地位互補。
英特爾8月經美國政府以111億美元入股,持股近一成,9月軟銀投入20億美元,加上輝達50億美元,短期內三大勢力注資,成為「川普國家隊」核心角色。
據悉,黃仁勳8月底快閃來台時恐已拍板相關決議,提前知會重要夥伴;IC設計業者認為雙方合作是否有綜效需再觀察,尤其台積電堅持的專注代工模式已被證明是最有效率的商業型態。
半導體業界普遍認為,英特爾雖有製程落後的包袱,但有雄厚的研發實力,若經輝達引入訂單、技術整合與政府支持,有望重返競爭舞台。對台積電來說,最大挑戰不再只是技術領先,而是來自政策與產業力量的「合縱連橫」。美國全力扶植本土半導體,三星也可能被拉入陣營,意味台積電未來要面對不只是單純的市場對手,而是「政策驅動的聯盟」。
(摘錄工商時報 蕭麗君 張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