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中共併吞台灣威脅,國安團隊提出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及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兩大行動方案因應。他宣示,為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關鍵戰力,將在2026至2033年投入1兆2,500億元經費,這不僅提升戰力及國家安全,更是壯大國防產業發展,增加國民所得重要途徑,和台美關稅談判或美國施加壓力,完全無關。
26日軍工概念股大漲,包括漢翔、雷虎、中光電、寶一、和成、亞航、晟田、龍德造船、邑錡、事欣科、攸泰科技等11多檔軍工股亮燈漲停,統計有40餘家供應鏈將受惠。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與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分析,研調機構預估至2030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可達1,570億元以上規模,年複合成長率16%,在國防自主及提高防禦性考量下,看好軍用無人機/無人艦艇為台灣優先發展的產業,尤其台灣是非紅供應鏈中無人機自製率最高的國家,在國防預算提升下,千億商機明顯挹注相關供應鏈,無人機概念股受惠程度最高。
賴清德說,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未來八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500億元經費,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並導入高科技、AI的強韌防衛作戰體系。政府將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在2027年達成國軍高戰備能力,2033年建成全面嚇阻戰力,最終建構能永久捍衛民主台灣的國防力量。
增加國防支出,除採購外,部分投資國內工程、商購及委製項目,並以台灣在高科技及製造雄厚實力,如半導體、ICT、AI三位一體產業生態系及精密機械及相關基礎產業,在全球先進國防及軍工產業上扮重要角色,帶動產業及經濟轉型升級。
賴清德25日向華郵投書,國防特別預算是展現捍衛台灣國家安全決心,及對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承諾,籌備已久,和川習近日通話也無關。
(摘錄工商時報 呂雪彗 鄭郁平 彭媁琳)
服務電話: 0800-268-882、 0800-26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