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10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5分,較9月下修值34分增加1分,燈號續呈黃紅燈;9個構成項目中,8項燈號維持不變。
國發會景氣燈號今年來變動,明顯受到全球景氣拉扯。1至4月均亮黃紅燈,延續前一年12月的紅燈仍有後續加持;後因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出口,5至8月景氣分數大跌,連續4顆綠燈,9月才恢復元氣亮出黃紅燈,10月分數再增、再亮黃紅燈。對今年是否還有機會亮出一顆紅燈,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陳美菊說,「希望有這個機會」。
陳美菊說,看訂單基本面,全球對AI的剛性需求一直都在,「領先指標」持續上升,「同時指標」續呈微幅下滑,顯示國內景氣仍穩步成長。目前景氣「領先指標」連續3個月上升,除來自外銷訂單指數拉升、台股走強,製造業信心也在恢復中;「同時指標」連3個月微幅下跌,則因傳統產業出口疲弱,影響國內生產與銷售。
陳美菊說,下半年出口非常好,更需重視的是10月呈內需加溫,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顯著成長,均從三個月的負成長到轉為正成長,餐飲業年增從-0.9%到9.2%,大幅跳增,來自10月三大節慶、新增連假使消費回溫,汽機車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演唱會商機,及政府推動減稅減負擔措施,均有助提高國人可支配所得。
隨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成長,帶動AI資料中心與相關設備加速建置,歐美年終採購旺季來臨,將挹注出口動能,投資方面,AI商機驅動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調升資本支出,國際大廠加碼投資台灣,加上AI新十大建設及公共建設執行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投資動能可望延續。
陳美菊並說,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最壞的情況已經過了。」一是AI為剛性需求,廠商也已就全球供應鏈進行調整,一是政府各部門已有準備,諸多因應措施可以協助產業界。至於10月景氣同時指標出現較上個月微幅的下跌,最主要是反映傳產產業的出口受到一些影響,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工業生產指數,甚至加班工時都有一些減緩的現象,傳產業從業人數占就業比重較高。
(摘錄工商時報 陳碧芬)
服務電話: 0800-268-882、 0800-26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