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亞投信總經理鄭立元5月底獲金管會核准正式升任,在談到與之前的行銷、業務工作的不同,他表示,最大的差別是責任。因為公司整體業務的推展須仰賴所有主管協作取得最佳平衡,他認為尊重各主管專業,以團隊為主體共同前行是最重要的精神。
尊重專業 共同前行
鄭立元表示,一個人所知有限,肩負的責任愈大,就更須仰賴各專業領域的主管。「官大學問大」是管理上最大的誤區,因此必須充分信任各主管,並透過日常對話與互動累積默契。這個信賴感,在關鍵的時刻,才能梳理出最好的策略。他認為,「與其說是管理,更像是夥伴式的概念。」
在經營管理方面,每位主管可能有不同模式。鄭立元說,他借鑒瀚亞投信董事長王伯莉的做法,她以充分說明促成共識,營造員工能暢所欲言的工作環境。這樣的組織文化與工作模式,他也希望能持續維持。
作為一個曾經從MA儲備幹部基層做起、到瀚亞投信首位內部晉升的總經理,鄭立元提醒自己保持謙卑。在他眼中,好的管理不是控制,而是協助同仁,創造讓人才發揮的環境。「我希望同仁在這裡是舒服、自在的,願意一起工作與成長,這樣的循環,將吸引更多的人才,也會讓整個事業運作得更好。」
鄭立元指出,除了台灣團隊的管理,亦須肩負更多跨職能與國際溝通的任務,唯有能和集團建立高度的互信基礎,才能協助台灣團隊有更好的資源或支援來發展業務。
時間管理 釐清輕重
鄭立元指出,事情永遠做不完,時間管理須找出優先處理事項,而這個優先順序是每日動態調整的。他也提醒,多數的人不願面對複雜但重要的工作,傾向延後處理,他自己也是如此。因此須持續提醒自己同時協助同仁釐清優先順序,並與中階主管充分溝通,提供必要資源與支援。
面對愈來愈複雜的管理任務,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鄭立元也認為「減法思維」愈顯重要。隨著業務的推展,多數的討論都聚焦於可以多做些什麼,這是必要的。但也須同步思考如何可以減少或優化既有任務或流程,以提升效率。
例如,部分工作有當時存在的背景,但現已無當時之考量,或是內部報表的提供頻率是否能降低等。若無有意識地檢視並刪減,就無法讓產能極大。「上一次刪減工作在什麼時候?」是很值得每位主管反思的問題。
鄭立元認為,有意識地進行工作減法,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資源投入更重要、更具意義的事務,對公司長遠發展具有正向影響。
鄭立元是咖啡愛好者,以咖啡展開一天也成為他的儀式感之一。他自2008年開始接觸手沖咖啡,對法式濾壓、虹吸式及義式手壓咖啡皆略有研究,手邊也備有磨豆機。遇到特別口味的濾掛咖啡時,他也樂於與他人分享。喝咖啡,是他在繁忙工作中稍作放鬆的片刻。
最後,他笑著說:「一杯咖啡的時間,有時候就能想清楚一件事。管理也是這樣,不急、不躁,慢慢來,反而更有力量。」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