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關注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枯竭的時代,中信金控以「自然資本管理」為核心,率先在金融業中實踐自然資本納入經營治理,並藉由企業資源與社會力量推動生態保育。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指出,永續金融不僅是企業策略,更是必須付諸實行的承諾。
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她回憶參與台江國家公園「蟹謝讓路」夜間巡護時,與志工並肩蹲守在昏暗道路邊,引導抱卵母蟹緩緩穿越馬路、走向大海的景象。那一刻,人與自然的距離被拉近,所有人自發地屏息等待,彷彿在為生命的延續默默祝福。她強調,保育絕非口號,而是需要透過行動才能落實。
今年5月,中信金控與子公司台灣人壽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認養台江「城西夢幻湖」陸蟹熱點。該區是兇狠圓軸蟹的重要棲地,但因道路開發,母蟹橫越馬路至海邊釋幼時常面臨捕捉或路殺風險。為此,中信金與台江合作推動「陸蟹交管」、「夜間巡護」、「棲地清理」及「公民科學家」等計畫,希望將此地打造為生態保育示範點,展現企業力量如何進入生態現場,並與公部門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
然而,夜間巡護挑戰極大。高麗雪坦言,志工必須在低能見度環境下,辨識並紀錄陸蟹的種類與數量,同時避免踩踏或干擾牠們的自然行為。加上潮濕環境與蚊蟲干擾,考驗每位參與者的專注力與耐力。但她認為,這些過程正是學習謙卑與自然共處的寶貴經驗。
兇狠圓軸蟹被譽為「海岸林清道夫」,其存在連結陸域與海域的生態循環中。中信金控投入保育後,最明顯的改善是棲地環境逐漸恢復潔淨,母蟹橫越道路的安全提升,並透過長期數據監測,協助國家公園與研究單位制定更精準的保育策略。這不僅豐富濕地生態多樣性,也提升民眾對保育的參與感與認知,逐步形成由社區、企業與政府共同守護的網絡。
社會產業與環境共生
2023年,中信金控發布全台首本符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架構的報告書,全面揭露企業營運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與衝擊,展現自然資本管理的決心。2025年,中信金更號召旗下中信銀行、台灣人壽、中信證券與中信投信等子公司,攜手台江國家公園,共同推動「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ECM)」,不僅保護兇狠圓軸蟹,更守護黑面琵鷺等瀕危物種,打造國家公園首例公私協力的永續治理模式。
高麗雪表示,中信金控始終秉持「從根本守護自然資本」的理念,並將棲地治理與友善魚塭經營並行推動。透過補助與設備支援,鼓勵漁民參與OECM計畫,改善黑面琵鷺及其他候鳥的棲息環境。在友善養殖方面,中信金支持獲得「黑琵牌」濕地標章的漁民,這些漁民堅持不抽地下水、不施化學藥劑,採低密度養殖方式,讓魚塭與候鳥共存。
中信金更積極將生態理念推廣至日常生活,參與「共享HAPPY海味餐桌」活動,推廣「黑琵牌」友善水產,讓消費者透過購買支持漁民的同時,也參與保育行動。高麗雪親自化身一日店長,推廣永續飲食,將保育從環境現場延伸至消費端,串聯起完整的永續循環。
高麗雪強調,企業介入自然資本管理,絕不僅止於環境改善,更意在創造社會、產業與環境共生的模式。中信金已陸續推動「城市蕨類生態公園」、「蘭陽博物館綠能公益計畫」及「澎湖海草床復育計畫」,未來也將持續探索更多具生態價值的場域,發揮金融影響力,攜手產官學研與在地社區,共同打造台灣的永續未來。
「自然資本是我們共同的資產,唯有行動,才能讓守護的意義落地生根。」高麗雪總結道。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