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熱潮持續推升亞洲供應鏈動能,加上中美貿易休戰與區域經濟穩定,法人普遍看好亞股後市表現,其中AI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轉移與防禦型標的,將是市場資金關注焦點。
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研究團隊表示,中美在關稅、出口管制與港口費用等方面達成一年期休戰協議,顯示貿易爭端已近尾聲。根據2025年10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資料,AI硬體與設備需求暢旺、電子業缺貨漲價,帶動PMI終止連續四個月緊縮轉為擴張,升至50.3%,美系業者積極與AI晶片大廠簽署合作協議,延長AI半導體供應鏈訂單能見度,亞太市場資金仍將集中於AI相關產業。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今年亞洲市場在AI題材帶動下表現亮眼,中、台、韓科技與半導體產業受惠於生成式AI應用與伺服器需求。不過,隨估值偏高與年底資金調整,AI族群出現技術性回檔,市場資金轉向防禦與收益型標的,高股息與穩健現金流企業重獲青睞。
瀚亞投信認為,目前亞洲市場投資主軸仍集中於AI硬體供應鏈與應用服務,上游晶片製造、關鍵零組件及中國科網公司為布局重點。中小型CSP的AI業務表現亮眼,AI伺服器供應鏈成長潛力持續看好,邊緣AI應用將成下一波成長契機,人形機器人與AI手機、AI PC即將上市,預期將推升新一輪供應鏈成長。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張諺祺強調,隨關稅政策落地,東協各國稅率具吸引力,有利加速供應鏈移轉至東協。多數東協央行維持寬鬆立場,經濟前景轉為正向,外資回補動能升溫。題材上,可關注東協電商、新加坡地產與營建業以及印尼銀行類股的後市表現。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