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生技總經理林世嘉表示,有鑑於台灣市場的規模太小,人才、資金不足,生醫產業應以「打群架」方式,整合資源,打造勝利方程式。
林世嘉表示,「啟航參」今年投資的11家公司中,大部分都還是「土產」的公司,只是基於募資和招攬人才,才將主體設在海外,而實際上的研發和技術都還是自行開發,而且為了能加持產業供應鏈,合作的夥伴也是來自於台灣的中小型新創公司,目前都展現不錯的研發成果。
首創出血性腦中風手術裝置開發的Clearmind(科脈),即是由台大醫生黃博浩領軍的團隊,該產品的鏡頭由大立光開發、面板來自緯創,電燒刀模具則是大瓏的手筆,是十分本土化的技術。
另外,BluSense雖然是丹麥公司,創辦人卻是義大利人,之前是在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其最大股東是廣達集團旗下的廣明,目前廣明和台安合計的持股逾五成;BluSense開發的創新醫材和檢測盒也會運用到廣明的技術,未來不排除在台灣生產。
而主攻AIoT物聯網平台、AI人工智慧醫療的軟領科技,則是進行收集和分析醫學數據的生技醫療公司,該公司也是目前唯二上架AmazonMarketPlace的台灣公司。
林世嘉表示,希望藉由「打群架」的方式讓台安生技的被投資公司都能在智慧醫療的領域裡面,成功地扮演公司原先期望的角色,軟領科技已經幫忙台安生技投資的華廣生技,做智慧化醫療產品設計,未來亦希望能幫助其他的被投資公司(例如創控和Bluesense等公司)體現智慧化醫療並提高整體投資效益,也可望整合和幫忙ABC-KY(瑞磁)和新旭等公司完成智慧化醫療的建構。<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