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出現緩和跡象,市場恐慌情緒降溫,外資資金開 始回籠新興亞股,據統計,上周外資買超新興亞股25.3億美元,其中 ,台股買超力道最大達16.2億美元,其次為印度買超5.9億美元;南 韓買超2.4億美元,泰國、菲律賓、印尼也全數呈現小幅買超,顯示 中美兩國有意就貿易談判上取得進展,推動市場短線情緒。
中信投信基金經理人葉松炫指出,美國上周公布非農就業人口數據 優於預期,凸顯美國就業市場韌性,也降低市場對聯準會(Fed)上 半年降息的預期,雖仍預估年內可能啟動寬鬆,但時點與幅度恐延後 。而美國經濟韌性也激勵美股走高,標普連9漲創20年最佳紀錄,顯 示市場已逐步消化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利空,股市可望回歸基本面。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宜留意台股站上2萬點以上的重疊壓力區 ,在市場目前對消息面極敏感下,建議不宜躁進,汰弱留強。後續可 留意貿易談判進展、企業財報和經濟數據表現,並且善用定期定額方 式長線紀律參與市場。
建議聚焦於美中貿易協議進展、半導體貿易調查結果與關稅稅率、 聯準會政策動態、美超級財報周與上市櫃首季財報陸續公布等。
群益投信認為,目前對等關稅處在90天暫緩期,不確定性雖仍存在 ,但事情發展可望越趨明朗,市場恐慌情緒也已反應至股價表現。台 股基本面仍保持穩健,在AI長線大趨勢下可望持續成長,全球科技發 展仍高度依賴台灣產業鏈,科技股中長期成長性仍可期,而金融、生 技等類股又能在市場震盪下適時發揮防禦功能,故當前投資策略也應 更偏重主動選股、靈活因應,成長股與價值股並重。
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美國公布對等關稅 以來,主要股市多震盪回檔,不過印度股市則逆勢上行,展現其內需 龐大的優勢,除此之外,貿易戰也進一步催化跨國供應鏈調整布局的 速度,跨國企業紛將生產基地分散至中國以外的國家,印度因具有充 足的勞動力資源,加上官方也有意吸引外商投資,因此令印度製造更 顯優勢。印度經濟成長動能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最為強勁,搭配政 策加持,因此對於印度後市仍保持正向看法。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