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5月迎來主動式ETF新風潮,公股銀行指出,主動式ETF打破過 往被動式ETF追蹤指數的框架,提供更靈活操作與超額報酬的可能, 但也對銀行通路與傳統基金銷售帶來一定挑戰,未來將藉由擴大投信 與投顧業者合作、拓展產品組合、強化數位體驗等,同時積極爭取擔 任主動式ETF保管銀行,搶占未來財管成長動能及強化基金管理業務 。
臺灣銀行表示,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根據投資目標與策略,主 動調整投資組合,突破被動式ETF僅追蹤指數績效的限制,並具有資 訊透明、操作靈活及交易方便性等優點。隨國外發展成熟且市場規模 逐年擴大,將加速國人投資主動式ETF。
主動式ETF以靈活操作及較低成本,對現有主動式基金的銷售生態 將造成衝擊,初期可能因投資人將資金從共同基金轉向ETF,產生資 金排擠效應,對尋求較高流動性與費用效益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影 響共同基金的資金規模與市場占有率,對銀行端投資產品銷售業務帶 來挑戰。
合庫銀行認為,主動式ETF問世後,國內被動式ETF為與其競爭,可 能會降低管理費,利潤空間減少,另原本配置在被動式ETF的資金轉 向績效優異的主動式ETF,造成資金重新配置。
臺銀強調,銀行通路具備商品多樣性與一站式服務優勢,與券商通 路僅能購買有限金融商品有所區隔,未來將與基金公司強化合作,推 針對特定市場或策略提供更專業產品,以維持競爭力。
兆豐銀行強調,將持續與投信、投顧業者合作推出專屬或客製化商 品,拓展產品組合,降低因費用結構與操作彈性劣勢而流失的資金; 同時持續優化交易流程,及調降基金、國外股票與ETF最低申購金額 ,提升客戶體驗與忠誠度。
土地銀行分析,主動式ETF初期因話題性高,將吸引部分ETF或基金 戶嘗試投入,但長期仍回歸投信操作績效,未來將積極尋求與發行E TF檔數及規模較大的投信合作,強化基金管理業務。
整體而言,公股銀對主動式ETF多抱持正面態度,視其為擴大產品 線與提升服務多元性的契機,但也審慎因應對既有基金業務的衝擊。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