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成長開始復甦。法人表示,儘管成長速度較緩慢,但具穩 定的基礎,隨著通膨降溫與金融環境逐步寬鬆,本益比有望上升,受 惠德國財政支出與總體經濟的改善,歐洲驚奇指數表現尚佳,也開始 吸引外資青睞,歐股今年來表現突出,中長線表現仍值得期待,建議 定期定額布局。
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賴盈良分析,儘管歐股走勢出現反彈趨勢,但 本益比相對世界指數仍在歷史區間下緣。近期美元走貶,歐元與英鎊 相對美元有升值的空間,而投資氛圍對美國缺乏信任,美國例外論逐 漸消失,導致資產重新配置,資金流向更便宜的歐洲股市。
中長期來看,歐盟與德國財政支出將持續推動改革,提升競爭力, 股市仍偏多看待。基金配置超配丹麥與德國股票,低配法國與瑞士, 產業則聚焦在工業與通訊服務,低配金融與能源。
安聯投信指出,關稅高低取決於貿易失衡的程度,生產外包較多的 國家受到的衝擊更大,這意味著美國進口商與消費者難以藉由轉向其 他供應商來避開成本上升。對歐洲出口商而言,潛在競爭對手多半也 面臨類似甚至更高的關稅,因此歐洲企業整體上並未處於競爭劣勢。
保德信投信認為,歐元區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0.4%優 於預期,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GDP成長0.2%、法國則成長0.1%。面 對貿易的衝擊,歐洲央行調查顯示,歐元區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通膨 率的預期升至2.9%,連帶使4月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走弱,然而市場 認為,目前歐元走強、能源價格下跌、經濟成長趨緩的背景之下,有 機會抑制物價漲幅。
歐洲央行總裁表示美國對大陸與歐洲加徵高關稅雖然在美國本土可 能推升通膨,但對歐元區來說,若歐洲不採取反制措施,鑑於美中貿 易戰持續升溫,大陸可能出現產能過剩,並將出口轉向歐洲市場,這 將可能壓低歐洲商品價格,進而達到通膨降溫的效果。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