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較前周減少六成至61.9億美元,美國債市淨流出0.8億美元,亞洲與歐洲債市分別獲22.0億、12.8億美元淨流入。由債券品質分類,投資等級債市淨流出11.6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市獲淨流入11.6億美元。
美國通過《大而美法案》,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未來十年財政赤字將增加3.3兆美元,美國公債指數下跌0.2%,股市樂觀氣氛帶動美國公司債市和新興市場債普遍上揚。其中又風險債券的強勢表現成亮點。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近期非投資級債企業基本面具支撐,資產負債表堅韌,槓桿比相較過去一季下滑,且低於歷史平均,企業獲利展望屬中性偏有利,雖然面對經濟風險利差擴大,但違約狀況僅溫和增加,因整體非投資級債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良好,且技術面仍有利,因供給面有限,今年至今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放眼全球,多有央行因通膨降至目標而持續降息、財政政策嚴謹且公債殖利率高於美國的機會眾多。不論亞洲、拉丁美洲甚至非洲等國當地公債伴隨的貨幣部位,多可望受惠美元貶值趨勢,而有匯兌收益空間可以期待。
安聯投信表示,近期債市最大亮點來自風險債強勢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歐洲非投等債6月迎來史上最大單月發債潮,說明投資人對高殖利率資產需求持續升溫,未受到短期利率走高的打擊。
從基本面觀察,企業財報預期樂觀與全球經濟仍具彈性構成風險債的重要後盾。企業償債能力穩定、違約率低於歷史均值,加上多數債券提供高於4%的票息收入,使其具備吸引力。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