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金管會已在7日拍定壽險公會執行QA細節,三大重點,一、準備金釋出限一次性入帳,禁月月自由選,二、需在財報揭露影響數,三、一律得提全年三成獲利入外匯準備金。
目前六大壽險已有五家表達將提出申請,凱基人壽則尚在評估中。
六大壽險包括國泰、富邦、新光、南山、台灣人壽等,都已表示會提出申請,凱基人壽則表示,將視外匯市場變動情況,進行評估。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說,外匯的變動比較重要,因此讓外價準備金變得越厚實,對整體操作上長期來看是有利的,至於金額要等金管會核准後再行公告。據了解,國壽此次釋出的責任準備金將全數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充實水位。
富邦人壽及新光人壽皆表示,會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至於金額多少,尚在評估中,待主管機關備查完成確定金額後再對外溝通。南山人壽表示,正審慎評估及試算,視未來情況適時提出相應對策及遵循主管機關法令規定辦理。台壽則表示,預計將於7月遞交相關文件。截至6月底,台壽保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為34億元。
凱基人壽則表示,6月並未向金管會提出「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的申請,後續將持續觀察外匯市場變動情況,進行評估。
依照金管會的QA重點,這項政策利多「僅限一次」,不能分月入帳。此舉等於封殺了當初業者自認可「月月自由選、月月做帳」的路,也降低外界質疑政策月月美化財報的聲浪。
其次,為避免投資人誤解,若是選6月入帳者,需在半年報揭露影響數,7月後入帳者,需在第3季季報揭露,讓外界知悉該業者有多少責準金老本,是入外匯準備金?又有多少是入當期盈餘。
第三,不論業者釋出準備金是選放外匯準備金或是當期盈餘,一律得提存全年三成獲利,轉列外匯準備金。
據了解,已有數家壽險業向金管會備查後,釋出準備金。如國壽、富邦壽、新壽都採多數轉列外匯準備金為主,以因應下半年新台幣匯損衝擊,也有部分壽險業全選入當期盈餘。 <摘錄經濟>
目前此檔交易熱絡 掛單諮詢line線上詢價

股東會訊息
最近一期股東常會已於 114/06/11 結束

股東權息通知
113年將配發 股息 63.475065 股股利
108年辦理現增,每張可認122.334712 股股,認購價 16 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