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以來,日本股市展現出一波被外媒形容為「忍者式隱形漲勢」的走勢。法人指出,日股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全球資金的重新配置,資金正從中國與美國分散至日本市場。隨著名目成長率持續上升,市場預期日股本益比有望提升至20至23倍,漲勢可能進入「新常態」。
根據統計,過去20年日本股市的本益比上限約落在17.5至18倍。法人認為,隨企業獲利與名目成長率同步上升,長期來看本益比有機會突破至20至23倍。此外,目前全球投資人對日股的平均配置仍僅處於中單位數,隨歐洲機構投資人與退休基金陸續進場,日股仍具備潛在成長空間。
瀚亞投信表示,2026年日本企業的重要性將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日股的投資價值與成長潛力不亞於美股。主動型投資人也展現出由下而上研究的優勢。日股後市動能強勁,建議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日股基金。
此外,全球科技股近期漲勢凌厲,日本科技股亦同步受惠。瀚亞投信指出,若採由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可深入供應鏈中尚未大幅上漲、且具韌性的投資機會,並在低點加碼布局。待庫存回到健康水位後,股價有望回升。由於各產業的成長空間不一,主動投資策略更能發揮加值效果。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指出,市場對關稅疑慮迅速消退,樂觀情緒重回日股,近日日經225指數(Nikkei)、東證指數(TOPIX)雙雙刷新歷史高點。日銀9月維持利率於0.5%不變,雖符合預期,但會議釋出兩個意外。其一,二名政策委員投下反對票,凸顯內部意見出現分歧、鷹派聲浪升高;其二,日銀宣布將開始出售手中持有的ETF及J-REITs等風險資產。市場對此解讀偏鷹,但ETF將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每年3,300億日圓)出售,需逾百年才能完全退場,對日股衝擊其實有限,此舉反而凸顯日本經濟持續向好,讓日銀得以有空間續推進政策正常化。
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宣布辭職,日本政局後續走向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在日本新政府成立、政局恢復穩定之前, 預料日本銀行不會有升息的貨幣政策積極動作,如此日圓匯價可望維持相對弱勢,也有利日本出口類股。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