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年底消費旺季,AI也將替消費帶來新定義。投信法人指出,ARK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代理有望促成全球近9兆美元的線上消費,結合AI的龐大商機將顛覆全球既有消費習慣,投資人可留意消費型基金的投資契機。
PGIM保德信全球消費商機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OpenAI在今年4月底宣布正式進軍電商市場,全面更新ChatGPT Search功能,正式跨入線上購物領域,直接挑戰 Google與Amazon,使用者只需要在ChatGPT輸入商品,ChatGPT就會顯示推薦商品、圖片、評論與購買連結,新功能有望重塑全球電商版圖。
常李奕翰指出,到了9月底,ChatGPT購物功能再度擴大,OpenAI宣布與Etsy和Shopify合作,美國消費者可以直接在ChatGPT對話中購買Etsy賣家的單件商品,ChatGPT用戶無須離開聊天界面即可完成購物。另外,超過100萬Shopify商家包括Glossier和SKIMS等知名品牌,也即將加入該平台。
常李奕翰分析,目前ChatGPT擁有約7億的周活用戶,每周產生約7,560萬條與商品相關對話,相當於年均接收近40億次商品查詢的超級市場;預期在這樣的龐大規模下,未來要實現數十億美元級成交總額,只剩下時間問題。
常李奕翰指出,美國總經弱中透強,經濟成長趨勢維持且物價可控,有利於整體消費,根據Adobe Analytics預估,今年11月至年底年終檔期期間,美國消費者的電商支出將比去年同期成長5.3%至2,534億美元。若要掌握年底消費旺季行情,建議非核心消費、必須消費、通訊服務等新舊商機同時布局,並優先聚焦美國市場的消費潛力、成熟國家的創新商業模式等為布局首選。
永豐投信指出,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5年及2026年亞洲開發中經濟體GDP成長率分別為4.7%與4.6%,略低於先前預期,主因關稅不確定性。儘管消費動能具韌性,成長仍顯放緩。
永豐亞洲民生消費基金聚焦大中華14億人口消費市場,並結合AI、新能源、機器人等熱門題材,尋求突破。美中貿易框架協定旨在解決貿易失衡,人民幣升值壓力浮現,一旦實現,將有助於中國資產與消費市場迎來重大轉機。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