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亞資中心下一步,可於各縣市增建第二、第三站…將台灣金融能量開最大 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借鏡日本 台灣放眼多地金融特區
政府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呼應此一攸關台灣轉型 的重大政策,工商時報4日舉辦「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 場論壇。其中首場高峰對談討論「國際金融變局下的台灣轉型策略」 ,第一線的金融業高層提出多項主張,包括未來可仿效日本,在各縣 市建立多個金融中心,讓台灣的金融能量展現最大效益;強化人才培 育,並以「目標導向型投資策略」,滿足退休與穩定收益的需求,讓 投資結構更健全、資金運用更有效率等具體建議。
擁有豐富產官學資歷的兆豐金控總經理張傳章指出,金融業推動數 位金融轉型,在兼顧投資人保護措施下,應勇敢擁抱世界、跟上世界 潮流,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不能只看規模,還要具備內涵。目前打 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高雄亞灣區為首站,未來可仿效日本,設立北 海道札幌、東京都、大阪和福岡四大金融特區模式,將台灣的金融能 量開到最大。
玉山銀行私人銀行暨財管事業處資深副總張綸宇認為,打造境外私 銀財管平台,是國內金融業者努力的方向,銀行搶攻高資產族群須透 過銀身組織架構的調整、人力培育,來強化專業服務特色與價值。玉 山銀透過人才、產品、平台三面向強化,在台灣力拚成為亞資中心的 過程,展現國際競爭力。
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強調,ETF快速發展後,國內資產管理業的 關鍵,在於如何以「目標導向型投資策略」滿足退休與穩定收益的需 求,讓投資結構更健全、資金運用更有效率。市場已從「供給帶動需 求」轉向「需求驅動供給」,業者應力求發展更多元、客製化與目標 導向型的投資方案。
第一銀行總經理方螢基指出,公股金控在人才晉用上要更努力,一 銀做法是,以長年國際布局的據點為基礎,強化跨境人才與全球服務 培訓,從歐亞美澳海外據點到高雄新興分行,串聯境內外資源,讓客 戶在高雄即可辦理全球業務。面對境外高資產客群需求,也透過專區 與海外分行協作,提高效率與資金運用彈性。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