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威 ![]() 1樓 |
中蔡 ![]() 2樓 |
小八 ![]() 4樓 | 很多人對於力晶的看法也還是落在Dram的思維。 不難理解,對於力晶,還是存在很大的落差。 其實如此對明年上市後的股價,是個不錯的推升潛力。 半導體製程微細化之爭 DRAM拚20奈米、NAND走向3D 2015/03/09-嚴思涵 半導體廠2015年的微細製程競局,DRAM將在20奈米製程、NAND Flash將在3D堆疊上展開激烈競爭。據ET News報導,各大半導體廠均積極透過微細製程的尖端化加強競爭力,確保微細製程相當於可確保營收和營業利益的攀升。 DRAM方面,2015年將正式展開20奈米製程競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2014年3月引進相關技術後,2015年將致力於擴大技術應用。在2015年底前,三星將把20奈米DRAM製程比重提高到50%以上。報導引用市調機構DRAMeXchange資料指出,三星第1季20奈米DRAM製程比重約9%,第4季時預估將提高到62%。 SK海力士(SK Hynix)則將於2015年下半引進21奈米製程,上半年的製程仍將以25奈米為主,逐漸穩定21奈米製程並加速投入量產。美光(Micron)自2014年底開始採用20奈米製程,在2015年底前20奈米製程比重將提高到30%。 DRAM要轉進10奈米級製程,預估要到2016年後。目前DRAM以微影設備進行雙圖樣微影(DPT)、四重微影(QPT)等製程。但最終仍需要引進極紫外線(EUV)設備。 半導體設備廠ASML預告2016年將推出量產型EUV設備,三星半導體總指揮社長金奇南日前宣布已確保10奈米級DRAM核心技術,然預估要到2016年後才可能正式採用製程。近來受到矚目的3D技術因DRAM結構問題,應用的可能性相當低。 NAND Flash方面,目前以10奈米級2D平面製程為主流,2015年NAND Flash將有8成以上會採用10奈米級技術生產。 相較於平面製程微細化,NAND Flash製程技術將往垂直堆疊Cell的方向發展,且技術競爭激烈。三星、SK海力士、美光、東芝(Toshiba)等都致力於發展3D NAND。 2015年的主力產品為三星主導的32層堆疊3D NAND Flash,以固態硬碟(SSD)等高階NAND Flash產品為中心,堆疊技術迅速擴散,2015年底3D製程將佔整體市場比重約13%。 南韓業者表示,製程技術競爭是半導體業界永遠的熱門話題。為克服DRAM和NAND Flash的技術瓶頸,PCRAM、STT MRAM、ReRAM等次世代記憶體的研發也正加速進行。 |
夏洛克 ![]() 5樓 | 力晶和台積比?我覺得短期內(3年)沒得比,可能中期(5年)都比不上。 首先產品別差太大,如果哪天力晶也可以代工CPU,可以先和聯電比比。 所以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只能和世界先進比比。 黃崇仁很務實,專注自己做得到的,太遙遠的,也得先累積資本和技術(人力)。 所以,如果不學台積早年賺錢時,(花了13年)用股票換鈔票(盈餘),很難想像資本得累積到何時來做大事業? 所以股利政策:盈餘配發股票不得高於50%(意思是現金股票比頂多1:1),必須解套。 如果靠舉債搞事業,又會回到惡性循環,打擊股價。負債比必須壓低於30%。 月均營收要超45E,以保守計,2017會達到。 |
比價 ![]() 6樓 |
ZACK ![]() 7樓 |
力晶 ![]() 8樓 | 力晶搭物聯網 分食台積電客戶 自由時報 – 2015年1月19日 上午6:20 〔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力晶(5346)轉型晶圓代工,大發代工利市,最近傳出分食台積電(2330)客戶恩智浦(NXP)物聯網相關產品的代工訂單,月產能高達5000片,今年在新增恩智浦客戶與晶圓代工產能續滿載帶動下,力晶可望續年賺百億元以上。 力晶執行長黃崇仁日前公開現身曾預估,行動裝置、物聯網及伺服器,將是未來DRAM產業三大成長動能,尤其應用物聯網用的DRAM,將是帶動記憶體產業往上成長的新動能,這將也是力晶今年大展身手與獲利爆發的利器。 價格比台積電便宜 業界指出,力晶的12吋廠對客戶具有生產成本的競爭優勢,價格又比台積電便宜,吸引向來在自家生產及委由台積電代工的恩智浦,去年也將物聯網相關產品開始分給力晶進行生產驗證與試產,今年將逐漸放量,力晶既有客戶對產能需求仍高,挪給恩智浦月產能約5000片。 也打入蘋果供應鏈 力晶副總經理暨發言人譚仲民表示,該公司不評論單一客戶;力晶旗下共有3座12吋晶圓廠,月產能約達10萬片,其中有一座為記憶體模組大廠金士頓(Kingston)代工,另2座生產LCD驅動IC、電源管理IC、CMOS影像感測器、記憶體等代工產品,其中LCD驅動IC透過日本瑞薩合作,間接打入蘋果(Apple)供應鏈。 |
IORI ![]() 9樓 | 根據記憶體研調機構DRAMeXchange最新報價顯示,1月份標準型記憶體價格大部分還在議定當中,目前看來月跌幅不超過6%;行動式記憶體價格已平盤開出,並未呈現跌幅;伺服器用記憶體價格雖然受到標準型記憶體影響呈現下滑走勢,但在雲端需求依然強勁下,月跌幅也僅有1-3%;利基型記憶體從去年下半年就是淡季不淡,需求暢旺下,價格不跌反漲。 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第一季標準型記憶體價格微幅下降僅是單純淡季效應,供給端在這個時間點並沒有顯著的增長。第二季在市況回溫加上智慧型手機出貨帶動下,DRAM價格可望逐漸回復持平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她指出,2015新款iPhone記憶體搭載量將從1GB提升至2GB,此舉將帶動其他品牌旗艦機種也拉高單機搭載容量,提升需求位元增長,因此未來關鍵觀察重點將落在三星Line17的產能提升狀況。 吳雅婷進一步表示,在需求面不弱、新一代產品DDR4與LPDDR4比重增加而價格提升下,2015年DRAM整體跌幅有限。 從各DRAM廠的競爭態勢做分析,三星不諱言希望可以做到各DRAM產品的王者,在各個領域當中製程轉進進度最快,成本下降比其他競爭廠商明顯。SK海力士為了因應蘋果的需求提升,也逐步升高行動式記憶體的產出比重,近期降低標準型記憶體產出比重可能性高。美光方面,正致力於20nm製程的轉進上,但今年規劃也將以行動式記憶體與伺服器用記憶體為主力。 另一方面,從台系廠商觀察,力晶P3廠將於今年上半年小幅擴產5K,整體標準型記憶體投片約在每月30K左右。上市股華亞科 (3474)除了轉進20奈米製程外,伺服器用記憶體出貨比重已經來到6成,超越標準型記憶體。上市股南亞科(2408)則早已轉型為利基型記憶體公司,加上其他競爭對手製程多停留在45奈米製程,因此在30奈米製程加持下,仍將有不錯的獲利空間。 |
斯萊德 ![]() 10樓 | 脫困 力晶將組150億聯貸案 2015年01月26日 04:10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終結紓困,半導體大廠力晶將籌組150億元聯貸案。知情人士透露,半導體大廠力晶科技已委託土地銀行出任管理銀行,向金融圈籌組150億元聯貸,這也是繼群創去年11月募集800億元聯貸案以來,第二件以終結紓困期為主要目標出手募集新聯貸案的科技大廠。 力晶在銀行團的債權,最高時曾經有800億元水準,不過由於力晶轉型開始得比茂德早,而且算是成功,不僅債權餘額在3年前已降到400億元,且已停作DRAM,轉型到晶圓代工領域。 了解此案的人士指出,力晶近2年營運狀況明顯好轉,銀行團債權還了不少,現在銀行團的總債權餘額僅剩200億元。 根據此次力晶向銀行團提出的新聯貸案規劃,除了確定土銀為管理銀行,力晶希望銀行團總借款200億元中,其中的150億元進行3年期的借新還舊新聯貸案,利率並將以一年期的銀行平均定儲指數利率(目前為1.37%)為基準利率,往上加碼210點(1點是0.01個百分點)計息,目前總利率水準3.47%。 銀行指出,這比起群創聯貸案的2.2%利率,多出127個點,即使比起市場利率行情最好的土建融案利率也不遜色,在目前市場放款利率而言,可說是高水準。 群創、力晶在2、3年前,都由於產業景氣急轉直下而向銀行團進行紓困 ,近1年半,面板、半導體產業環境明顯好轉,因此在過去3個月的時間,兩家知名大廠趁勢進行債權重組,先後向銀行團提出新辦聯貸案的規畫,金融圈人士指出,兩件新案均以協助兩家大廠及早終結先前的紓困期為主要目標。 金融圈人士分析,只要紓困期間籌組的舊聯貸案未結束,很多規定都得照著舊合約走,因此,即使公司營運好轉,但許多經費開銷,或是重要計畫:「都必須經過銀行團簽字才能同意」,等於仍受到銀行團相當的束縛。 所以現在只要是企業在紓困期間成立的案子,都會希望儘早透過新的債權重組來結束紓困期,而且紓困合約透過新案的成立宣告結束,對於兩家公司未來的評等或其他籌資布局,也會有正面的助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6000059-260205 |
TIFA ![]() 11樓 | 在任何產業競爭環境裡,一家公司如果沒有搶進前三大,是很容易被巿場所淘汰,像智慧手機-APPLE獨佔其大,其他三星,小米等等,HTC已日落江河,如電信業,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三大,第三名以後如亞太,台灣之星就很辛苦,晶圓代工是台積電獨大,第2名以後廠商競爭激烈,力晶目前排名第6名,2年後晶圓代工巿況會如何?力晶巿況會如何?沒人能預期.所以請不要假設2016年以後力晶會大賺5~6元以上,這是很不切實際的預測. 台積擬登陸設12吋廠 2014-12-22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擴大在大陸布局,首度將登陸籌設12吋晶圓廠列入規劃選項。設備業者推估,台積電最快2016年赴大陸設立12吋晶圓廠,將以28奈米製程切入,初期斥資數百億元,總投資額將達千億元。 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已在法說會上透露,台積電不排除把登陸設12吋晶圓廠列入考慮,但當時他並未透露時間點。台積電發言體系表示,赴大陸設立12吋晶圓廠的投資計畫仍處於構想階段,目前未將相關投資列入明年資本支出。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參加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演講時,再度露口風,透露台積電在大陸官方大力扶植當地半導體產業時,將扮演協助角色;此外,台積電有意在大陸布建28奈米產能,但相關產能將低於總產能一成。 張忠謀近期已透露台積電加碼大陸投資的風向球。他認為,台積電要不要到大陸投資12吋晶圓廠,完全取決大陸的半導體政策,「如果不在當地生產,就不用你(的產品),你不可能不理他」,假設台灣不理他(大陸市場),三星和英特爾去了,等於平白將大陸市場拱手讓人。 半導體業者分析,28奈米需在12吋晶圓廠生產,以台積電目前在大陸僅有一座8吋廠來看,要布建28奈米產能,勢必得興建12吋廠。 設備商推估,以台灣政府允諾半導體晶圓廠需依照「N-2(落後台灣二代製程)」的規定,才可赴大陸投資設立晶圓廠,台積電預定明年下半年量產16奈米製程晶片,大量生產集中於2016年,推斷台積電為符合政府「N-2」規範,最快2016年赴大陸投資12吋廠。 業界分析,台積電目前大陸布局僅有在上海松江的一座8吋晶圓廠,為集中管理,台積電12吋廠首選地點,仍會落腳後段封測廠及相關供應商聚集的上海松江或大上海地區。 業界估算,興建一座12吋廠至少千億元起跳,台積電大陸12吋廠投資額應不會低於這個數字。初期可能先以數百億資金、興建數千片產能,逐步拉升至經濟規模。 |
Joe ![]() 12樓 | 現在晶圓代工供不應求,使得各大晶圓廠今年大幅增加資本支出,預計2年後產能再開出來,這是投資力晶最怕的事,WHY力晶現在獲利不錯,因為現階段台積電產能利用率是100%,所以力晶可以低價搶單到一些單,可是2年後,如果台積電產能利用率只有80~90%,台積電降價後,力晶就很難爭取到一些訂單?以原油為例,之前原油價格都在100元以上,所以頁岩油不斷開採,供給持續增加,但需求增加幅度有限,造成現在原油公司大幅虧損.晶圓代工也是,物聯網需求增加,可是當供給過多時,一樣會造成價格崩跌.因此投資力晶一定要注意,其他晶圓代工公司擴廠狀況,不要假設巿場會一直供不應求,這是不切實際,就像台灣電子業,很少會大賺3年以上,因為大賺會引來其他公司爭相投資,進而引起供給過多的價格崩跌. |
Lily ![]() 13樓 |
SCROPION ![]() 14樓 | 力晶十月份合併營收達 35.37 億元,已經創三年新高了, 期待明年P3廠回歸和新產品上市,到時候才是真正爆發點的開始, 看看以下新聞可以知道力晶的接單應該是非常旺!!! 2014/11/13 力晶奧援 奕力本季續創新高 受惠於大陸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強勁拉貨動能,LCD驅動IC廠奕力( 3598)不僅10月營收回到10億元以上,昨日 公告第3季財報也繳出亮 麗成績單,單季獲利達1.79億元,較第2季大增逾1倍,每股淨利2.5 元。 由於奕力獲得力晶12吋廠產能奧援,法人看好奕力第4季營收有機 會續創新高。 大陸中低價智慧型手機第3季開始進入出貨旺季,中小尺寸LCD驅動 IC卻意外出現供不應求市況,奕力因為 獲得力晶12吋廠上萬片代工產 能支援,第3季在WVGA及qHD等規格LCD驅動IC得以放量出貨,營收季 增21.5%達 28.24億元,毛利率提升至17.7%,稅後淨利1.79億元, 季增103%,每股淨利2.5元,優於市場預期。 奕力今年前3季營收達73.49億元,年增1.2%,平均毛利率年增2. 6個百分點達17%,累計前3季歸屬母公司 稅後淨利3.45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61.7%,每股淨利達4.85元,優於市場法人普遍預估的4.3 ∼4.5元。 受惠於大陸中低價手機萬機齊發,奕力第3季投片量大增4成,WVG A及qHD規格LCD驅動IC在獲得客戶認證已 在本季開始放量出貨,並持 續擴增市占率,因此10月營收月增7.8%達10.28億元,重回10億元關 卡以上。法 人看好奕力第4季營收有機會優於第3季再創今年新高。 法人表示,過去幾年LCD驅動IC市場在第4季的庫存調整壓力不大, 原因是第3季初已先行進行調整,由於 大陸三大電信業者轉向提高4G 手機補貼,帶動中低價4G智慧型手機換機潮,且手機廠習慣在第4季 進行明年農 曆春節旺季的備貨,所以看好奕力第4季營運將無淡季效 應。 此外,由於台積電(2330)及聯電(2303)的12吋廠高壓製程產能 已滿,中小尺寸LCD驅動IC市場持續上演市 占率大戰,業者若能爭取 到足夠的晶圓代工產能,就可維持穩定營運成長動能。奕力因為在力 晶12吋廠產能 奧援下,加上WVGA及qHD規格驅動IC已獲手機廠認證並 開始出貨,持續搶下市占率,將成為下半年LCD驅動IC市 場中最大受 惠者。<擷錄工商> |
Bobson ![]() 15樓 | 大家討論的真熱絡,就如同力晶股價一樣,強強滾啊~~~ 話說..... 我所寫,南科股價破兩百是有前提的,那就是,DRAM現貨價格須連續維持4美元以上至少三年,因此我不認為兩年內南科會到兩百 其實,我所在意的是南科股價上漲所帶動的比價效應,畢竟南科破兩百,力晶的漲幅一定比南科大,因為目前力晶的本益比約2倍,而南科本益比約7倍,所以投資力晶風險較南科小,未來的獲利潛力也比較大 就算南科會到兩百,我也不建議大家買南科,因為用不著去賭DRAM現貨價會不會連續三年維持4美元以上,就算賭對了,我認為買力晶一定比買南科賺更多,至少在這個產業的基本面沒有太劇烈變化的情況下會是如此。 以上淺見供大家參考,請勿作為投資之依據,否則盈虧自負,謝謝~ |
把握機會上車 ![]() 17樓 | 晶圓代工和生產DRAM其實是不衝突的........... 之前一直在討論,究竟力晶是應該和世界先進比價,或是應該和生產DRAM的華亞科比價,甚至還有人在爭論力晶是否還是生產DRAM的公司,或者力晶已經是純晶圓代工公司,爭論個沒完 我認為,晶圓代工和生產DRAM顆粒其實是不衝突的,以華亞科為例,該公司所有的晶圓產能(每月十二萬片)都是為美光代工,因此,若說華亞科是晶圓代工公司,在邏輯上並沒有錯,而華亞科確實也是生產DRAM的公司,兩者之間並不衝突 說白了,華亞科其實是專門生產DRAM的晶圓代工公司,而這種形式的晶圓代工,目前非常賺錢 同理,瑞晶和華亞科一樣,它是專門替美光代工的晶圓廠,只是瑞晶代工的計價方式和華亞科不同 目前力晶的晶圓代工產能有一部份也是生產DRAM,就如同華亞科一樣,只是力晶目前交貨給金士頓的代工價很低,和華亞科交貨給美光的代工價差很多 等明年和金士頓的合約結束後,力晶重新談的代工價應該不會比華亞科差 至於為何黃老大堅持力晶要以晶圓代工類股重新上市,其理由顯而易見,那就是晶圓代工類股的本益比比較高,而這就是最重要的理由! 目前DRAM已經是寡占的賣方市場,因此,在有能力生產DRAM的廠商中,只有白痴才會放棄生產DRAM 我在想,黃老大的如意算盤應該是: 力晶最好能同時享有生產DRAM的暴利,同時又能享有晶圓代工類股的高本益比,這樣可說好處佔盡,完美無比 |
Show Time! ![]() 18樓 | 2014年1-6月力晶生產線產能大約只有幾成左右.還沒到滿載.7月份有很多新商品陸續開始備貨及大量生產.所以7月~12月營收.一定會超越1-6月營收.大家拭目以待! 以下新聞可以參考看看: 世界力晶 接單大增 晶圓雙雄8吋與12吋廠訂單塞爆,單價較低的面板驅動IC成為優先請客戶「另謀其他代工來源」的品項,造成世界、力晶等兩家專業面板驅動IC代工廠接單量大增,世界本季產能利用率預估將逾100%,傲視同業。 IC設計業者透露,礙於產能有限,台積電、聯電為了讓產能效益最大化,必須「挑客戶、挑產品」,優先照顧單價較高的邏輯晶片,以及下單量較大的客戶。 至於單價較低的面板驅動IC,則是晶圓雙雄優先捨棄的訂單,這讓原本以面板驅動IC代工為主要業務的世界、力晶頓時訂單大增,成為面板驅動IC相關業者競相追捧的對象。 世界成為相關效應的最大贏家,預期本季產能利用率將飆升到101%至102%,傲視同業。世界預計下個月接手南科旗下勝普8吋廠,已派駐人員進行產能調整。 以因應龐大訂單需求,伴隨後續勝普產能加入營運,將成為世界業績成長的新動能。 力晶是少數以12吋晶圓提供面板驅動IC代工的業者,近期也感受到訂單強勁湧進。 力晶前五月稅前盈餘38億元,執行長黃崇仁樂觀預期今年將可獲利逾百億元,並將擴大研發陣容,目標兩年內將研發團隊規模由現有的500多人,擴增為800至1,000人,增幅六到八成。 <擷錄經濟> |
HOWS ![]() 20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