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果科技是本土法律科技新創公司,律果科技執行長陳啟桐希望以法律科技、生成式AI,為法務工作人員減輕繁雜法律程序的負擔,推動法律工作數位轉型,將時間應用在更具效益的法律策略和發展商業價值,一站式做出合約審查、法律研究、風險評估自動化,縮短法律工作的周期。
2019年律果由律師事務所獨立後,去年起打入國泰金控(2882),企業客戶逐步增加,今年並獲得國發基金的投資。
建立資料庫 編寫380種內容
陳啟桐指出,國外已經有非常多的法律事務以法律科技推動。他2000年左右做律師、專利師等業務,也做過上市公司法務、IP管理工作,發現法務部門因為要做風險控制,是企業中相對保守的部分,有時為了爭取業務,可能合約還沒簽,已經開始作生意,其實法律風險很大,萬一出事,確實沒有合約保障。
幾年前,陳啟桐在EMBA就讀,學到許多創新、創業的概念,加上本身具備機械、法律的背景,又學了管理,因此成立律果科技,主攻企業合約服務,包括生命周期、管理跟電子簽章。
前兩年,律果都在打基本功,陳啟桐說,以擬合約為例,歐美大語言模型很難適用在垂直領域,無法確保生成符合台灣法律的合約書,創業團隊中有一名律師,花半年時間,每天的工作就是寫合約,寫出380份不同類型的各種合約,建立第一個資料庫。
律果2022年底做出法律文件生命管理系統,過去企業做出合約,透過電子公文或紙本進行人工審閱,大家進度不同,修改方式也不一樣,還可能來回修改。
透過管理系統一開始就導入AI管理,法律文件的生成過程中,透過範本生成草稿,AI執行法遵檢查;文件撰寫、審閱、稽核都有軌跡,也能查到文件的調閱紀錄和流程;按照類別、部門、工作任務流程,全部都數位化並且即時線上管理,促進整個法律文件的流程與效率。
打響第一炮 金控龍頭採用
陳啟桐說,創業的資金來自團隊自己出資,以及一開始的天使投資人,研發產品的兩年多期間律果完全沒有收入,專注在建置合約資料庫以及對系統做各種調整,以符合企業的需求。
因為創業團隊來自不同背景的企業,具備法務的專業,產品以整套解決方案的方式設計,不少企業客戶還以為他們代理其他產品組合成自己產品,但其實每一項都是自己研發的技術。他觀察規模比律果大的新創公司,也只做了律果產品的其中一部份。
當有風險的新科技遇到重視風險控管的法律領域,推廣時遇到不少問題。陳啟桐指出,想要讓企業法務部門導入創新服務難度很大,法務部門不會是創新接受者,甚至可能等大家用了沒問題,再來導入,一開始推廣產品時就遇到這種狀況。但科技持續進步,企業接受法律科技的觀念逐漸打開,迎來第一個重要客戶。
2023年初,國泰金控開始導入部分律果的合約生命週期管理系統服務。陳啟桐四處推廣產品,後來接到國泰金控的詢問,列出需要的合約流程管理需求,他發現國泰金控的要求,律果已經能滿足需求,登門提案也果然獲得國泰金控的採用。
甚至連業務模式都能符合企業的需求,律果一開始就將合約管理系統設定為SaaS的訂閱制,企業不用被一套系統綁死或投入大量預算,採用的意願相對較高,系統採用模組設計,企業用戶可以按照需求租用,因此在去年初順利地成為金控的合作夥伴,最近更開始導入電子簽章的新服務。
金控龍頭採用等於對律果的認同,後續有其他金控找上律果討論使用服務,包括第二大金控業者也與律果合作PoC(概念驗證)計畫,也有上市公司成為客戶。
陳啟桐指出,大型金控的採用確實對律果業務的推展有相當程度的幫助,敲開不少企業大門。不過,法律科技仍不能脫離風險控管的角度,法務單位對法律遵循的要求高,金控的法務要求則更高。
陳啟桐說,團隊為了讓客戶安心,除了合約生成要符合台灣法律規範外,連隱私與資安要求都高規格,一路拿到ISO 27001、ISO 27701、ISO 27017,以讓潛在的企業客戶感到信任為最高原則。<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