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衝擊全球貿易風險升溫、供應鏈布局重組,加上地緣政治 催化,各國對半導體、能源等關鍵生產自主趨勢愈顯升溫,在在牽動 台灣經濟、產業發展。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疾呼建言表示,政府側重 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都需石化提供原物料;以製造半導體原材料來看 ,電子特用氣體、光掩膜、光刻膠、配套試劑、拋光液、光阻材料、 濕化學品等石化相關製品占比達6成以上,凸顯其在國家產業政策關 鍵布局之重要性。
隨台灣電子、半導體投資大幅擴充,台積電高雄P1到P5廠的投資計 畫持續推進,面對AI、半導體加速投資及貫徹淨零減排政策,石化產 業更應透過中油啟動煉化轉型產業升級投資計畫(新四輕),支援更 高階、龐大的新應用需求,以新廠、新製程,汰舊換新,強化減碳、 循環經濟、高值的進步能量,延續關鍵原料自主掌控力,創造經濟、 環保共生新局勢。曹明指出,石化產業涵蓋各種中下游原料與成品, 如太陽能板、風機葉片、各類電池、人造纖維、塑膠、橡膠、各種化 學原料等;即使各國為減少極端氣候影響,推動CCU(二氧化碳捕捉 與利用),亦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烯烴。
全球評估石化業以乙烯產能為指標,也代表各國推展產業升級的支 援能量。大陸因有廣大巿場,殼牌、美孚、巴斯夫等競相在大陸興建 一體化石化園區,2022年後大陸乙烯產能已排全球第一,其次為美國 ,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三。台灣乙烯產能從過去第六滑落至第14名, 甚至輸給泰國與新加坡。
曹明認為,石化產業雖因大陸擴建處於供過於求,但隨經濟發展需 求增加,且大陸老舊乙烯廠逐漸淘汰,煤化工乙烯廠也因環保、能源 價格變化減少,各國如何透過石化新投資,擴大經濟升級、利基轉型 ,實為重要永續發展機會。
曹明強調,乙烯廠操作壽命多是25年,中油四輕操作已逾40年,隨 著科技進步及環保要求,新工廠在能源耗用及污染排放都會有大幅度 改善,因此中油啟動新四輕投資反能成為石化廠提升能源效率與智慧 化的標竿工廠。泛中油體系業者希望高雄巿府能協助中油完成中央已 核定的四輕更新計畫,除保障在地工作權,更是建置強勢支援高雄高 科技發展的關鍵能量。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