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近一個月維持高檔震盪,中小型股表現卻逆勢突圍,成為資金追捧焦點。根據績效統計,台股中小型基金全面跑贏大盤,顯示市場資金正轉向評價相對便宜、基本面具成長性的中小型標的。法人指出,受惠於電子業備貨潮與內需動能回溫,中小型股展現靈活攻勢,有望帶動後續資金進一步布局。
根據CMoney統計至25日,觀察台股中小基金近一個月以來績效前十強,包括:街口中小型、野村中小、富邦精銳中小、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摩根中小、日盛小而美、瀚亞中小型股、永豐中小、國泰中小成長、中國信託台灣活力等基金達9%以上,表現亮眼且大幅優於台股大盤。
富邦投信指出,全球股市短線風險偏好降溫,台股短期雖然進入震盪,整體來看,重點還是取決關稅談判、川普是否發起更多不確定性,但評估最恐慌時段已過,基本面支撐存在,科技領域重點看未來幾大科技廠的長線布局及展望。產業重點,電子股以AI科技為主,包括散熱、線束、ODM,IC設計、光通訊等類股。
富邦投信股權投資部主管謝育霖補充,由於美財報超越預期、全年展望仍待觀察,然在投資方面建議擇時布局AI、半導體等具長線主題之基金,列為布局重要標的之一。
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受惠於機器人技術的挹注,AI指標股輝達昨天市值來到全球最大的企業,激勵AI相關供應鏈持續表現,晶圓龍頭大廠順利填息,台股成功站上年線,指數續創波段新高。
杜欣霈認為,第3季台股投資仍以選股不選市為主,跌深題材股短打反彈,長線趨勢股續抱,科技產業以雲端AI、記憶體、光通訊等。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