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15日在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 向黃金年代》論壇上指出,期貨市場為一個零和賽局,具備多空皆宜 特性,可協助有避險需求的交易人,降低未來價格不確定性的風險, 也可以讓交易人藉由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獲利,同時反映未來現貨市場 的價格預期,期交所做為商品供應者,豐富商品線將可提供給機構法 人與投資人,在決策上具有更多元的選擇。
若外資要在台灣市場進行避險的話,就必須要有一個具活力的期貨 市場,為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期交所致力於打造全天候 交易的期貨市場,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共有32項 商品適用夜盤交易,並規劃持續擴大適用範圍。目前資產管理中心大 多都是外幣商品,期待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期交所能有新台幣計價的 結構性商品推出,使交易人具有豐富產品線可以選擇,並納入交易策 略當中。
期交所去年7月推出了微型臺指期貨與臺灣中型100期貨,今年剛於 6月27日推出「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與現行周三到期契約相輔相 成,協助交易人提升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的靈活性。
總計目前包含股價指數類、個股類、商品類及匯率類等四大類別約 300項期貨上市,以及選擇權商品主力商品如臺股期貨、小型臺指期 貨、股票期貨及臺指選擇權等,今年度交易總量約為1.7億口,充分 提供市場避險增益的管道,且有助於資產管理業者進行跨資產配置及 風險管理。
談到台灣資本市場近年來最重要的推手之一ETF市場,吳自心表示 ,期貨市場可從兩個面向協助ETF市場的發展,首先,對於資產管理 業者而言,期貨及選擇權是發行ETF重要的工具,資產管理業者可利 用期貨及選擇權,更精確地複製所追蹤指數的報酬,且可利用期貨及 選擇權具槓桿、多空皆宜的特性發行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再者, 對於持有ETF的交易人而言,也可以善用ETF期貨進行避險、套利等操 作形成不同的交易策略。
減少指數追蹤誤差方面,例如原型ETF「0050元大臺灣50ETF」為追 蹤臺灣50指數的報酬除持有臺灣50指數的成份個股之外,也透過持有 臺股期貨調整部位以更精準地追蹤標的指數報酬,而發行槓桿型與反 向型商品方面,由於現貨市場中,例如融資融券等方式的成本較高且 限制也較多,此時期貨及選擇權因為具有槓桿的特性且追蹤指數效果 良好,是資產管理業者重要的工具。
期交所目前共掛牌23檔ETF期貨,標的涵蓋大型市值、高科技半導 體、ESG等市場熱門主題,此外,因應主管機關於去年12月開放發行 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期交所也規劃推出相對應的主動式E TF期貨及被動式多資產ETF期貨,提供交易人更完善的交易與避險工 具,並增加期現貨間的交易與套利機會,同時增進ETF期現貨市場的 流動性與交易效率,有助於期、現貨市場共榮發展。 <摘錄工商>
目前此檔無人交易 掛單諮詢line線上詢價

股東會訊息
最近一期股東常會已於 114/06/19 結束

股東權息通知
113年將配發 1.95001 元股息 140.000697 股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