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_tel
service_tel
0800-268-882
0800-268-883
掛單 登入/註冊
張量科技
消費性電子
未公開發行
年僅22歲的台灣少年,如何靠一顆比別人省200萬的馬達上太空
2024/4/8
2017年,成大電機工程系的地下實驗室裡,17歲的自學生顏伯勳正拆解自製的「轉不動」球型馬達,誰也沒想到五年後,這顆小如網球的球型馬達將為台灣太空產業提供動能,跟著SpaceX火箭搭載的衛星升空。

離台灣看似很遠的太空產業,這一年有令人振奮的消息。張量科技(Tensor Tech)創辦人、22歲的顏伯勳在高中時設計出的球型馬達,獲得波蘭衛星商SatRevolution的青睞,一月中,搭著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旗下SpaceX的火箭上太空。

傳統的單軸馬達,需要放置三顆才能維持衛星的穩定飛行,然而球型馬達的厲害之處,在於僅一顆就可以提供 X、Y、Z 三個軸向的動力。不但替衛星省下約20%的空間,放置更多具商業價值的儀器,例如照相機、通訊設備等,也降低重量與用電量,經換算至少省下200萬台幣的成本。

這顆有望改變太空產業結構的衛星用球形馬達,來自四個年輕人的太空夢,其中的靈魂人物——顏伯勳,還是一位從台大電機系休學的自學生。

攤開顏伯勳的成長軌跡,不能簡單用國中、高中、大學的體制內教育階段分期,只有沉迷於機器人、耽溺於球型馬達,以及讓球型馬達落地應用的創業期。

球型馬達成功讓衛星升空怎麼慶祝?顏伯勳:這還不算成功,不用慶祝
蓄鬍、留著中長髮、戴黑框眼鏡,西裝筆挺的「少年」顏伯勳,在2019年、僅19歲時創立張量科技,把衛星用球型馬達賣到印度、美國、歐洲,如今搭乘馬斯克的SpaceX火箭上太空,助台灣開啟長期由歐美壟斷的太空市場大門。

「人生很多事情都不從存在1+1=2的絕對定理,而是呈現機率式的分布,沒有必然的成功或失敗,只是機率高低的問題。」

顏伯勳淡淡地說,張量科技只不過是證明了打造球型馬達的其中一條路。

當記者問起自家球型馬達跟著SpaceX的火箭升空時,團隊怎麼慶祝?他淡淡地說,「沒有慶祝。只有吃鹹酥雞當消夜,配火箭升空直播,看完了還是繼續投入研究。」

這套直進思考,從顏伯勳國中經歷就略見端倪,當時他連續三年都以「機器人」為題參加各大科學競賽,前幾場比賽都與獎項無緣,他卻絲毫不以為意,第三年,終於得到評審青睞,得到全國科展的第三名。

視成功、失敗如浮雲,彷彿得道高僧的超齡思維,看在幫助顏伯勳開發出球型馬達的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謝旻甫眼裡,是難得的人才。謝旻甫教授眼中的顏伯勳,看成功的定義就是「有學到東西」。

「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學習的路也很長,所以對於世俗定義的成功不那麼地追求。」謝旻甫分析,即使衛星成功上太空,還要評估後續的穩定性、效能,一定有再進步的空間,顏伯勳腦中想的,只有如何精益求精。

若目標沒有達成,顏伯勳認為,只要找到出錯的原因,就不算失敗,反而是寶貴的經驗學習。他也坦言自己很幸運,像「下賭注」一樣專攻太空球型馬達,至今卻沒有太大的失敗。

只專注在有興趣的領域學習,不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從高二開始自學,顏伯勳把學習當成目的、而非手段,他的自學秘訣,可以用六字總結:學習、實作、分享。

透過專案式的學習方式,讓顏伯勳能夠有系統地尋求完成目標所需的資源,專注在有興趣的領域上,並透過實作驗證所學,再藉由分享研究成果,互相砥礪、觸發更多的學習。

他為了讓心心念念的球型馬達轉動,不僅申請線上課程、到台大和成大旁聽、加入政府計劃,也進入南方創客基地尋求資源。後來,顏伯勳也找到了成大電機系教授謝旻甫,不僅提供學術上的協助,更是鼓勵其創業的幕後推手。

「五年前第一次見到伯勳,就覺得他散發出超齡的氛圍,」謝旻甫回憶,深入接觸後,更發覺顏伯勳不僅聰明,還有著不害怕「跟別人不一樣」的特質。

「許多自學生即使不到學校,還是會盡量跟著學校的進度走,因為還是要考試升學,但伯勳完全不管、不擔心,一頭栽進有興趣的研究領域。」謝旻甫認為,就是這樣的心態,讓顏伯勳能心無旁鶩,為自己而學,專注在球型馬達的研究。

不易受外在環境影響、以學習為本的人格特質,都是謝旻甫鼓勵伯勳創業的理由,因為創業可以帶來更多學習的機會,就算失敗也有收穫。「伯勳就是那種需要挑戰的學生,創業可以把研究成果帶到更大的世界闖一闖,一定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就能夠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謝旻甫表示。

目前張量科技的客戶遍及歐洲、美國、印度等地,銷售產品除了球型馬達,還有衛星姿態判定與控制系統,突破市場上微型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在體積、重量與耗電方面的限制。

雖然技術上有獨到突破,但對顏伯勳來說,一路創業的挑戰都不小,面對不同國家的客戶,都要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如面對歐式英文發音,要開會、討論時,也有理解上的挑戰,顏伯勳只好改以電子郵件往來、增加精確度;印度客戶則不習慣回覆電子郵件,要透過WhatsApp交流才有效率,加上印度人常臨時起意調整各種零件規格,顏伯勳往往要繃緊神經應戰。

目前臺灣太空相關產業以生產地面設備(如天線、通訊模組和電力供應組件等零件)為主,近期小型/微型和奈米衛星市場興起,為臺灣相關產業帶來另一次升級的機會。

對於台灣太空產業發展,顏伯勳的觀察是,「台灣的優勢在於代工供應鏈完整、密集,可以很快地生產出零組件,可說是研發天堂。」相反的,劣勢則是缺乏系統性整合人才。尤其衛星市場需要靠衛星供應商做大,若彼此削價競爭,必然兩敗俱傷,顏伯勳也期待台灣能整合各供應商,做出系統等級的產品。

除此之外,與投資人的交手也是顏伯勳的挑戰。「雖然有很多前輩提點我有關爾虞我詐的商場技巧,但目前我唯一會的招數只有『真誠』。」顏伯勳說,張量科技目前正在進行A輪募資,希望徵求更多優秀的工程師,研發讓球型馬達成功裝載到更大顆(100 公斤到 1 噸重)的小型衛星上,帶台灣飛到更遠的太空。

不怕冷門、總是專注在有興趣的領域深度學習,顏伯勳即使在馬達工程、衛星以外的領域,都像「傻瓜」一竅不通,他也不害怕,因為這條通往宇宙的航道,他已然在路上。

顏伯勳小檔案

年次:2000年

學歷:台大電機系(休學)、嘉義協同中學

經歷: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ntel ISEF)工程學科第2名、第九屆「國研盃i-ONE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中學組冠軍、

現職:張量科技創辦人<摘錄天下雜誌>
目前此檔無人交易 掛單諮詢line線上詢價
股東會訊息
截至目前為止尚有公開股東會訊息
股東權息通知
截至目前為止尚有公開權值訊息
本網站資訊來源為櫃買中心、公開資訊觀測站、經濟部商業司。更新速度有些許差異。若有不符之處請依該網站資訊為主, 本站資料僅供參考, 使用者請自行斟酌, 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請自負
本站提供公司基本資料|股價|未上市股票行情|財務報表|月營收|走勢圖|相關新聞公告,歡迎所有對未上市公司有興趣的未上市投資人參考。
服務電話: 0800-268-882、 0800-268-883
copyright(c) by 未上市|未上市股票-投資達人專業網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