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上周聚焦東北亞股市,以對台股買超56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南韓的30.3億美元;賣超則以印尼的4億美元最多,其次是越南的1.9億美元。新興亞股上周漲多於跌,以南韓大漲5.9%最優,其次是台股漲4%、泰國漲2.2%,僅菲律賓及印尼收黑,但跌幅都不到0.7%。
今年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只買超台股,買超金額擴大到74億美元;賣超則以對印度賣超155.2億美元最多,其次是馬來西亞的38億美元、印尼的37.3億美元。今年以來,主要新興亞股以南韓漲42%最優,再來是越南的33%、印尼的11.9%,但菲律賓及泰國都下跌逾7%。
台股上周頻創歷史新高,保德信市值動能50 (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本周萬眾矚目重頭戲為降息政策。美國聯準會(Fed)在暫停九個月後,預料將重新啟動貨幣寬鬆,有望帶動台股震盪盤堅。至於最新發表的蘋果新機,可支援更強人工智慧(AI)運算,新品題材與後續銷售有望支撐台廠供應鏈股價表現。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資金重回風險資產,輔以美國重要法說對於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看法樂觀,市場持續在AI供應鏈中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部分上游零組件及原物料短期產能無法開出,但技術及規格升級帶動需求強勁,供不應求有望帶動漲價,成為資金追逐重心,但仍要留意不少個股短線漲幅過大。
印度上周獲外資買超1.9億美元,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印度經濟成長快速且經濟規模躋身全球第五,目前基本面依然強勁,加上貨幣政策維持寬鬆,因此只要關稅不確定性減緩,印度股市可望迎來落後補漲契機。
展望後市,隨著美印關係轉暖、政策利多疊加,以及市場廣度改善,將有利印度第4季表現,在產業上看好資訊科技、國防、非核心消費族群等。
越南今年遭外資賣超,但股市仍大漲33%。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越南股市創新高之後高檔震盪,多頭格局架構不變。
越南可望於10月成功升級列入富時新興市場指數,過渡期約需6-12個月,升級後被動資金流入預估約15 億美元。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