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看好的「耐震強股」中,傳產類股包括華城、亞力、中工等入列,後市看俏。
華城在手訂單滿檔,訂單能見度達2028年,更是第一個拿下美國星門計劃訂單的台廠。華城今年上半年外銷營收占比達54%,已遠超過去年全年,華城表示,在AI發展推波助瀾下,將成為重電產業的重要賽道,與電網、綠能、基建計畫等成為電力設備市場需求動能,目前對電力設備仍是有供不應求的狀況,預期未來五至十年電力設備仍會高度成長。
亞力目前在手訂單維持百億元,今年國內外市場兩頭並進,除積極爭取台電訂單,也將協助國際半導體大客戶赴海外設廠,迎來更多重電設備訂單。亞力指出,AI科技爆發下,將積極抓準相關訂單,包括在IDC機房電力設備上,公司的強項是高低壓配電盤、模塑型/非晶質變壓器,近年每年貢獻營收約2億至3億元,未來因應國內外AI及大數據應用之市場需求,預期將有爆發性成長。
中工10月下旬以總價12億元賣掉手中「陶朱隱園」一戶、四個車位,擁有處分收益1.18億元,每股挹注約0.077元,正當市場關注該豪宅案銷售之際,檯面下夾帶豐沛資金的寶佳集團,自今年4月8日至11月4日止,已透過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或自然人取得中工股權11.8%,與中工董監事持股約11.67%相差無幾。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