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快速發展,用電需求持續增加,台電日前表示,核二廠與核三廠具備重啟條件,是否重啟核電備受關注。中研院長廖俊智昨(13)日再度表態支持重啟核電,強調「目前不用核能非常可惜」,認為核能已被國際普遍視為潔淨能源,若能確保安全、取得社會共識,方向應是正面的。
中研院昨日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指出,中研院推估,2030年電力需求約為2,800億度,但到了2050年恐增至5,000億度;若納入AI等算力需求,甚至可能達6,000億度以上。惟政府設定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達六至七成,主力為風力與太陽光電,但行政院估算風光電總計僅能供應約1,000億度電,占整體需求不到五分之一,數據落差明顯。
廖俊智回應,儘管台灣受限土地與海域資源,很難百分百達成政府設定的再生能源目標,但仍會全力發展,包括地熱、碳捕捉與儲能技術、生質能、海洋能、新核能技術等。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詢表示,台灣地狹人稠,再生能源發展空間有限,應與新能源並列;若堅持非核家園政策,電力缺口恐難支撐AI與產業升級需求。她追問廖俊智是否願意公開表態支持重啟核電,廖俊智回答「是的」。
廖俊智說,即使重啟核電仍難完全補足電力缺口,但核能發展將有助穩定供電。隨科技進步,核能安全問題已能克服,唯核廢料處理仍是全球難題。他並指出,「不確定非核家園是否仍為目前政府的政策」,但重啟核能方向正面。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