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高後高檔震盪,今年以來漲幅仍逾兩成。觀察台股主被動各類型基金表現,主動式台股ETF以平均上漲46%居冠,超越台股正二ETF的43.2%。其他依序為中概型42.2%、科技型39.4%、中小型34.3%、一般股票型33.1%,平均績效都逾三成。
主動群益科技創新(00992A)經理人陳朝政表示,台股在創新高後,近期處於高檔震盪,展望第4季,美國景氣穩定,低利率政策也得以延續,資金行情未退,台股後市仍可期,只是重點還是在選股不選市,選對類股比大盤走勢還重要。
科技類股仍為投資主流,目前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強,衍生對算力的強勁需求,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仍極具競爭優勢。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與主權基金的資本支出,對於AI伺服器需求仍持續增長。加上CSP同步發展其自己的ASIC晶片,可望為台廠帶來相關AI商機,預期未來將為NV系統與ASIC陣營同步發展格局。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經理人施政廷表示, 觀察降息預期帶來資金寬鬆環境,以及AI產業革命帶來獲利成長等面向,目前推升台股為資金行情與基本面兩者並存,但也因股市不斷登高而拉高選股難度,此際更要找基本面有撐、市場尚未完全反映、評價合理的標的。
群益投信分析,儘管台股目前水位不低,但仍有不少個股強勢表態,台股第4季最重要觀察關鍵,還是看美國科技股是否持續強勢,因為與台股連動性高。操作上建議採取區間操作的策略,低基期有成長動能且評價合理個股是較好選擇,目前仍看好績優且有展望的成長型公司持續表現,可從業績展望佳、明年具題材性的個股擇優布局。
電子族群方面看好半導體先進製程、半導體材料、通訊等族群,往AI應用以及提高生產力族群布局;傳產方面可關注生技、消費及運動裝備創新產業表現。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