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_tel
service_tel
0800-268-882
0800-268-883
掛單 登入/註冊
臺灣證券交易所
證券金融業
未公開發行
打造亞洲創新籌資平台 三大挑戰
2025/11/18
金管會核准後,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開放創新板股票當沖交易,自11月17日起正式實施。這是今年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的又一重大改革。證交所指出,創新板自開放一般投資人參與後,市場交易活絡度已有提升,而此次開放當沖,將能進一步提高流動性、強化能見度,並提升整體市場吸引力。

從政策面觀察,此一改革反映出台灣正嘗試進行一場從風險控管型資本市場向創新驅動型資本市場的典範移轉,涉及層面含括台灣產業升級、國際創新鏈結與資本市場定位的全面轉型,尤其在AI、綠能與生醫科技等新經濟成為全球資金主要流向的情況下,過去偏重審慎監理的制度設計,已難以支撐下一輪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資本競爭。

台灣擁有硬體製造、ICT供應鏈與技術研發等優勢,但若資本市場無法支撐創新企業在地成長,產業升級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從這個角度看,創新板當沖開放不只是市場工具增加,而是台灣企圖打造亞洲創新籌資平台的重要一步。

然而,制度的開放永遠是雙面刃,真正的關鍵不是開放,而是開放是否真的具備建設性。以下三大挑戰,將是台灣能否真正邁向亞洲創新資本樞紐的關鍵。

首先是如何提高創新板流動性的問題。雖說當沖開放有助於活絡交易,但仍須從基本面著手。由於創新板多為早期企業,其獲利模式與技術發展不確定性高,若投資人資訊不足,自然降低進場意願,導致流動性偏弱。建議主管機關應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與專利成果,而非僅依賴傳統財報,藉以降低資訊不對稱。

另當前針對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稀少,使價格難反映基本面,亦降低機構投資人參與意願。主管機關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支援方式,鼓勵投信、券商與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提供定期、完整且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唯有在資訊充分、市場理解度提高的情況下,投資人參與意願才會增加,流動性才能真正改善。

其次,是否能提升台灣國際吸引力,讓創新企業願意來台募資,打造亞洲創新籌資平台的最終目標,不只是讓台灣企業在地上市,而是讓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然而,台灣面臨三項結構性競爭壓力:市場規模不如香港,國際能見度不如新加坡,法規國際化程度也仍待提升。

因此,若要真正吸引跨國新創來台,除了鬆綁開放之外,更要建立制度吸引力。例如,完整的跨境申報英文化、明確且具預測性的審查流程、稅務制度透明化且具可預期性、吸引國際創投與機構投資人參與台灣市場等。

此外,創新企業的治理能力有限,制度開放若無輔導,恐衍生市場風險。創新企業具有高風險與高成長特性,進入公開市場後必須面對資訊揭露、內控、董事會治理等要求,但多數新創的治理能力仍未成熟。若在治理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快速上市,容易出現資訊不透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進而引發市場不信任。

台灣目前雖有相關輔導制度,但仍偏向程序協助,而非實質治理。未來或可考慮建立Pre-IPO治理輔導計畫,協助企業提前導入治理機制,推動新創版ESG指標,反應科技企業的獨特風險,引進具有科技產業經驗的獨董與監察人等,唯有治理成熟,創新企業上市後才能真正穩健成長,形成正向循環。

總體來看,若台灣能在提升流動性的同時兼顧資訊透明度,在吸引國際企業時兼顧法規國際化,在降低門檻後同步提升治理能力,未來台灣不只可成為創新企業的募資基地,更能成為連結亞洲科技創新的重要樞紐。台灣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接下來考驗的是能否持續深化改革,使亞洲創新籌資平台真正成為支持新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
  <摘錄經濟>
目前此檔無人交易 掛單諮詢line線上詢價
股東會訊息
最近一期股東常會已於 114/06/13 結束
股東權息通知
114年將配發 3 元股息 300 股股利
本網站資訊來源為櫃買中心、公開資訊觀測站、經濟部商業司。更新速度有些許差異。若有不符之處請依該網站資訊為主, 本站資料僅供參考, 使用者請自行斟酌, 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請自負
本站提供公司基本資料|股價|未上市股票行情|財務報表|月營收|走勢圖|相關新聞公告,歡迎所有對未上市公司有興趣的未上市投資人參考。
服務電話: 0800-268-882、 0800-268-883
copyright(c) by 未上市|未上市股票-投資達人專業網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