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今年4、5月歷經新台幣暴力升值之亂,但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新一波降息循環,新台幣回穩,各壽險亦動態調整避險部位,積極充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根據壽險業第3季財報,整體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第3季底餘額達3,418.8億元,創下史上次高,單季增加逾千億元。
以各家壽險來觀察,富邦人壽外價金水庫最為充沛,餘額在770億元之上,而六大壽險餘額皆超過百億元,另外,資產較多的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都有超過百億元。
新台幣意外強升,衍生出匯損受災產業,首當其衝為擁有龐大海外資產的壽險業,原先外匯準備金餘額從2024年底的2,195.8億元,到今年3月底累積餘額為2,836億元,但4、5月歷經新台幣暴力升值下,外價金急速掉落、一度掉到188億元,幾乎燒光。為幫助壽險業度過難關,金管會宣布暫行措施,放寬保單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也讓壽險外匯準備金水庫暴漲,6、7月回升到2,300億元以上的水位,而8月更增加至3,726億元,創史上最高水位。
根據壽險業第3季財報,整體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第3季底餘額達3,418.8億元,僅次於今年8月,較第2季底的2,335億元增加1,083億元,以各家壽險來觀察,富邦人壽外價金水庫最為充沛,餘額達770.1億元,新光人壽則以740.8億元居次,其他國泰人壽558億元、凱基人壽295.7億元、南山人壽255.6億元、台灣人壽176.1億元,前六大壽險皆超過百億元。另外,資產較多的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外價金餘額分別為241.5億元、148.4億元;中華郵政餘額為65.1億元。
有關匯率波動對於壽險業的影響,國泰人壽執行副總經理林昭廷表示,壽險業在5月過後陸續採用外匯準備金新制、增提準備金後,整體量能顯著提升,且年底還會再增提30%,新台幣升值風險均在可控範圍。
富邦人壽日前也表示,外價金達高水位,因而避險操作更具彈性,美國聯準會後續降息態度轉趨保守,10月美元兌台幣升值0.92%,有助壽險公司持續累積外價金,後續仍將動態調整避險部位。
台灣人壽表示,採外價金新制後,匯率變動造成損益數會從外價金吸收,後續會依據市場變動調整避險比重,預估新台幣變動在2元以內都不會對台壽損益產生影響。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