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普電子(7877)將於27日登錄興櫃掛牌,近年多元化發展策略初獲成果,公司業務穩健成長,2024年營收7.49億元,年成長288.7%,每股稅後純益3.28元。董事長謝宇霖表示,目前在手工程與得標專案穩健成長,合計總容量超過300MW,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8年。
海利普實收資本額3.88億元,早期發展以機電業務為主,2016年起轉型投入太陽能EPC領域,並引進日本水面型浮台技術,在屋頂型、地面型、水面型及漁電共生領域都有指標性案場實績,目前完成建置之案場實績已逾230MW。謝宇霖指出,綠能的需求不論在國內或是海外都是長期看多,海利普在台灣市場已打下深厚根基,未來幾年會努力開拓海外市場、綠電交易及創新應用。
海利普執行長李慧平指出,公司的營收除EPC收入外,亦包含自持電站的發電收入及太陽能電廠維運收入,EPC是毛利較高且現金回收速度較快的業務,而發電及維運收入則具預測性及低波動的特性,能為公司提供穩定現金流。透過多年的經營及策略調整,公司的財務體質健全,且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8,未來表現是穩中向好。
海利普今年EPC開工量50∼60MW,目前正投入嘉義、台南及屏東等多處的漁電共生案場規劃與建置,合計總容量超過300MW,預計會在2026∼2028年陸續完工並挹注獲利。2026年開工量估計約105MW,其中大型案場為嘉義的漁電共生案場,目前開發和規劃中的案場容量超過600MW。
另外,為協助客戶將每一度發電都以最有利電價售出,並服務更廣大的綠電用戶,成立售電業子公司─海利普新能源,未來將逐步協助客戶案場及公司自持案場由全額台電躉售轉為綠電交易,料將成為未來幾年業績成長動能之一。
海利普除專注於EPC業務外,並且透過多元化策略佈局為公司成長注入動能。首先為售電業子公司海利普新能源將協助客戶及自有案場進入綠電交易市場。第二為切入停車場產業,打造「停車+光電+充電+儲能」的新型態停車場。最後則是邁入海外市場,將攜手兩家美國策略夥伴開發當地太陽能案場、電網級能源案及表後能源案。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