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碳費制度即將上路,建築產業的減碳轉型已刻不容緩。亞東預拌近日發布最新低碳與固碳混凝土技術成果,指出混凝土正邁向以「低碳、高性能、固碳化」為核心的新世代,成為推動淨零建築的關鍵材料。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表示,建築工程是國內蘊含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業者必須迅速掌握低碳材料與供應鏈韌性,才能在碳費政策下維持競爭力。他強調,混凝土減碳不僅在於盤查及降低產品碳足跡,更需透過創新材料、智慧監控與固碳技術,使永續真正落地於材料製程與施工現場。
亞東預拌的低碳混凝土技術聚焦三大方向:1、AI智能調度低碳供應鏈:採用AI智能調度可縮短運輸距離、降低能源消耗並減少碳排放,同時提升在地供應鏈的穩定性,已成為建築業落實永續的重要策略;2、高性能材料與製程數位化升級;亞東預拌投入水化熱抑制劑、替代膠結材料、再生骨材等低碳材料研發,並導入感測與監控科技,使混凝土在製造到澆置的全流程皆具備「可監控、可驗證、可追溯」,強化品質穩定性與施工耐久性;3、固碳技術(CCU)成為減碳突破關鍵:最新的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CCU)已成混凝土減碳的重要里程碑。
亞東預拌將國內污染排放的CO2捕集後,回收CO2注入混凝土製程,使其在水化反應中形成穩定碳酸鹽晶體,不僅有效封存碳排,也提升混凝土密實度與長期耐久性,兼具低碳與高性能。
根據多項研究試驗顯示,低碳水泥、固碳礦化與再生材料在降低碳足跡、抑制水化熱與提升耐久性方面均具明顯成效,同時具有符合耐震設計規範的抗震性能,並能在建築物生命周期中大幅減少環境衝擊,是台灣邁向碳中和的重要工具。
時勢所趨,減碳已是企業必須立即採取的行動。亞東預拌正建構完整的低碳與固碳混凝土技術體系,包括固碳材料標準化、混凝土性能資料庫、AI品質監控與可追溯管理,讓產品更透明、可檢核並持續優化。
金崇仁強調:「低碳與固碳技術將重塑台灣建築產業的競爭力。我們將持續產官學合作,讓永續建築從理念真正走向落實。」隨著固碳技術成熟與標準建立,台灣正朝向亞洲綠建築示範基地邁進,混凝土也將在淨零時代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並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