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son ![]() 發文作者 | 南科減資後,若DRAM顆粒價格長期維持4美元以上,所謂長期,指的是至少維持三年4美元以上,若真能如此,南科減資後的股價必然突破200 今年南科減資後估計可賺一個股本,因此減資後南科的股價突破100應該是很容易的事 我認為,南科股價未來會突破200,其理由不全靠南科業績好,更大的理由是南科籌碼集中因素,以及市場主力別無選擇必須拉抬南科 以籌碼的角度來看,南科的股價是極度容易拉抬的,因為南科的股權有87%掌握在台塑集團手中,只有13%在市場上流動,因此極度容易拉抬 至於主力為何一定會將南科的股價拉破200,其理由就是主力想輕鬆拉抬華亞科股價破100,並且在100以上輕鬆將華亞科全部出貨 最近幾週外資狂買華亞科,他們之所以敢狂買數十萬張以上的華亞科,憑藉的就是台股中有南科的存在,所以他們才敢狂買華亞科 南科減資後,主力必然會將南科拉破200,如此一來就會對同屬台塑集團的華亞科產生比價效應,讓華亞科股價輕鬆突破100 相同的事在台股歷史中有無前例? 答案是有,那就是七年前的鴻海和鴻準 當年的鴻準EPS約8元,它憑什麼股價超過400元? 而業績比它好很多的鴻海股價只有200多元? 這問題的答案就是「比價效應」 因為當年鴻準股本只有幾十億,而鴻海的股本卻接近千億,因此光靠鴻海的業績好,是很難將鴻海股價拉破200,於是主力就利用鴻準的存在 因為鴻準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鴻海,所以兩者之間很容易產生比價效應,然而鴻準股本小,雖然業績沒鴻海好,股價仍是相對容易拉抬 如眾所知,過去主力確實利用拉抬鴻準的股價來產生比價效應,將股本近千億的鴻海輕鬆拉破300,並順利出貨給散戶 鑑古知今,因此,將南科股價拉破200是未來主力必然的選擇,如此主力才能順利將數十萬張,甚至破百萬張的華亞科於100元以上出貨 重要結論:若華亞科未來股價會破100,那時力晶的股價會是? |
有誠意 ![]() 2樓 | 今年很有誠意的配發現金1元、股票30股,但一樣沒說重新上市的時程 但重新上市個人覺得並非最重要的,能夠穩定賺錢配息給股東才是挽回公司形象的首要 等一切準備就緒後再上市,股價自然水到渠成,催促公司只是揠苗助長 再說白一點,公司也不是你我開的,一切以老闆說了算,所以無須狗吠火車了... 力晶科技在經歷先前記憶體市況慘澹,公司虧損千億元風暴後,正逐步向上爬。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表示,金士頓先前以1億美元標下力晶P3廠的機台設備,力晶今年規劃買回設備,屆時與金士頓產能協議也將重新議約,對力晶將有正面效益。 力晶合肥晶合廠28日舉行啟用暨試產典禮,這也是力晶集團10年來第一個新廠房。黃崇仁表示,力晶其實是最早跨入12吋晶圓廠的廠商,當時DRAM還是大PC時代,DRAM廠都必須要注意英特爾跟微軟的動態,但現在智慧手機興起,物聯網時代即將來臨,PC佔DRAM比重已經不如以往。 目前最看好伺服器DRAM需求 黃崇仁表示,目前最看好伺服器DRAM需求,由於人工智慧(AI)需要高速運算,DRAM需求量也相對大,加上物聯網也需要NOR Flash當作運算記憶體,記憶體需求將逐步看增。 學會避險,不怕DRAM市況不好 黃崇仁也提到,力晶之所以快速清償債務,正是因為力晶走的路與其他晶圓代工廠不一樣,力晶具有設計及代工能力,因此能夠協助客戶開發並製造記憶體,就算客戶需求產量只有幾百片晶圓,力晶也願意接單。他也坦言已學到避險的能力,現在就算DRAM市況不好,力晶也有其他產品能夠填補業績。 P3廠設備將從金士頓手中買回 力晶先前因為面臨嚴重虧損,不得不出售廠房設備以償清債務,力晶P3廠中的設備也以1億美元賣給金士頓,但廠房仍歸屬於力晶,金士頓也保有1個月能拿到2萬片DRAM產能的協議。不過,黃崇仁透露,今年將把P3廠設備從金士頓手中買回,屆時也可望重新議約,對力晶將有正面效益。 先併回8吋廠鉅晶,再考慮上市 至於談到重新上市一事,黃崇仁表示,未來會先併回8吋晶圓廠鉅晶,然後再考慮重新上市,但目前還是希望能夠把本業做好,讓業績持續蒸蒸日上,對於重新上市則沒有規劃時間表。他補充提道,多元化DRAM時代已經到來,各式應用興起,DRAM不再只有標準或行動型,因此力晶將把握這波趨勢,讓營運體質好轉,邁向重新上市之路。 黃崇仁對於這回新設廠房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但他指出,其實力晶還是最期盼能夠在台灣設廠,台灣的人才及環境還是全球一流水準,不過礙於台灣建廠環境過於困難,力晶不得已才過水到大陸設廠,希望未來有朝一日能重回台灣設廠。 (工商時報) |
重新上市不會拖太久 ![]() 3樓 | 力晶將連五年賺進百億元,決與愛普技術合作,重新上市不會拖太久 【財訊快報/李純君報導】轉型為記憶體與邏輯晶片專業代工廠的力晶創辦人黃崇仁表示,今年獲利可望再度達到百億元之上,達成連五年賺進百億元的階段性目標,展望未來,因物聯網趨勢下DRAM客戶化程度提高,力晶決定攜手愛普為技術合作夥伴。至於力晶何時重新上市,黃崇仁透露,沒時間表,但也不會拖太久。 去年其實是DRAM很不好的一年,平均報價跌到1美元,為此,去年力晶每股獲利2.97元,比前年衰退約三成,黃崇仁坦言,雖然不理想,但還可以接受,至於今年,DRAM很好,邏輯代工也不錯,力晶從現在到今年底產線都是滿的,甚至還面臨到必須把客戶趕出去的壓力。 黃崇仁也提到,力晶是全球唯一的DRAM代工廠,也是全球唯一非銅製程的十二吋晶圓代工廠,力晶主要是鋁製程,八吋和十二吋都是,直到現階段的20奈米和25奈米都是鋁製程,目前產線邏輯代工和DRAM代工各一半,邏輯代工有驅動晶片、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晶片等,DRAM代工除PC DRAM外,也有很多利基性DRAM,甚至不少DRAM是應用到汽車領域,而力晶也可以因應市況,靈活調整DRAM與邏輯的產線。 黃崇仁也提到,預計力晶今年可以賺進百億元沒問題,這樣就是已經五年獲利都有百億元以上,達到公司重新調整後的第一階段任務,接下來則是得強化設計能力,因為物聯網等趨勢下,DRAM客製化程度大舉墊高,力晶需要在客戶中找一個技術的合作夥伴,力晶選定愛普,尤其愛普團隊出自英特爾,實力很強,力晶會每年付費請愛普設計,並會和愛普分享技術,愛普也會提供IP,雙方已經簽約。 至於市場最關心的,力晶何時重新上市櫃,黃崇仁坦言,沒時間表,但也不會太久。黃崇仁分析,過去大家對力晶是DRAM廠的印象很深,但其實力晶是專業的DRAM代工廠,也是邏輯晶片的晶圓代工廠,力晶的定位,大家都還搞不清楚,而力晶已經有能力配息、債務也還完了,接下來要做的是,重新定位,也把形象給搞好,另外雖然深信 大陸合肥的投資會成功,但基於風險考量,也會和台灣廠進行切割,待完成上述事項後,就會重新掛牌,而且是直接上市,應該不會太久了。 |
Morris ![]() 5樓 |
Derek ![]() 6樓 |
九命怪貓 ![]() 7樓 | 明年會上興櫃或上市嗎? www.youtube.com/watch?v=F-1RbJHgSmE 記者于成虎、吳凱中/新竹報導 力晶近年年年大賺,兌現創辦人黃崇仁連三年賺百億的規劃,只是外界好奇的是,力晶要不要重新上市?對此出席半年體年會的黃崇仁,儘管說考慮重新掛牌,但對具體細節保守帶過。 力晶創辦人黃崇仁:「目前看起來價格是往上漲沒錯,至少到年底都看的到是往上漲。」談記憶體景氣,力晶創辦人黃崇仁笑得合不攏嘴,因為下半年供給減少讓產品價格扶搖直上,看準中國商機,黃崇仁提前卡位。 力晶重新掛牌上市 黃崇仁:都會規劃 力晶創辦人黃崇仁:「目前兩岸狀況來說呢,我們這邊的政策上是不主張大陸來台灣買到IC設計公司,到底這個政策對或錯,可能是兩個政府不同,以前的政府大概是比較商業,新的政策大概是比較緊一點,立法院也有意見。」黃崇仁看新政府關上陸資合作大門,言語中透露不以為然,事實上力晶搶先一步早在改朝換代之前趕緊攜手中國政府,在合肥蓋12吋晶圓廠,預計明年正式量產,只是力晶要不要重新上市,黃崇仁很低調。 力晶重新掛牌上市 黃崇仁:都會規劃 力晶創辦人黃崇仁:「我想我們都會規劃啦,但是有各種的條件,我們完成就可以重新掛牌,畢竟當時我的條件幾個就是,第一個要主要債務,都還了,一千多億都還了,第二個我們淨值超過10塊,這兩個目標,那第三個就是我們要變成全方位代工公司,這個達到,我們可能在某種條件之下就會考慮重新申請上市或做不同規劃,一定有的。」 力晶重新掛牌上市 黃崇仁:都會規劃 保守再保守,就是不肯露口風,力晶近年大賺,銀行負債幾乎還清,不只本業風光還跨足電商領域,打造時尚購物網站,外號九命怪貓的他下一步怎麼走,外界都在等著看。 |
紫光 ![]() 8樓 |
中蔡 ![]() 11樓 | 穿戴裝置族群 台股潛力指標2015-04-06 13:57:43 聯合晚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穿戴式裝置發展多年,但直到今年,蘋果Apple Watch正式推出市場,才讓穿戴式裝置概念股發光發熱;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表示,今年可說是穿戴式裝置起始年,預計明年才會進入熱銷期,而與穿戴式裝置息息相關的物聯網,也備受市場關注。 說起穿戴式裝置,最早可追溯於2006年;當時,索尼推出了全市場第一款藍牙手表,但可惜的是,當時3G上網環境、智慧裝置作業系統發展未臻完整,藍牙手表並未在消費性電子市場中引發潮流。 2012年,智慧裝置系統、4G連網環境發展成熟,各品牌大廠開始研發全新型態消費性電子新品,索尼、三星、小米、Garmin等業者陸續推出智慧手表、手環,穿戴式裝置才真正在消費性電子市場引起熱議。 蘋果向來是消費性電子市場指標,但蘋果遲至今年4月才正式推出首款穿戴式裝置Apple Watch;Apple Watch共有三款,最平價的Apple Watch運動版要價349美元,Apple Watch 一般版定價則視功能以及尺寸不同,落在549-1099美元不等,最貴的18K金Apple Watch更要價10,000美元。 雖然Apple定價高,但仍受蘋果迷推崇,也因此,蘋果Apple Watch這次能否賣出好成績,相當具有指標性。 在穿戴式裝置概念股中,以Apple Watch供應鏈最受市場關注,日月光(2311)、F-TPK宸鴻(3673)、廣達(2382)等個股也成為市場觀察重點。 法人表示,Apple Watch若能帶動風潮,就有望帶動穿戴式裝置整體發展,反之,如果Apple Watch沒有改變消費性電子市場生態,那麼,穿戴式裝置未來將轉進工規市場,僅有特定利基產品會受醫療、運動產業關注。 不過,穿戴式裝置可說是物聯網發展的縮影,林佳興表示,物聯網強調萬物連結,將由車用、家庭運用及醫療應用展開序幕,由於物聯網是長線題材,相關概念股可持續關注。 |
中蔡 ![]() 12樓 | Type-C爆發 台廠就定位2015-04-06 13:57:41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彤勻/台北報導 在通用序列匯流排應用者論壇(USB-IF)與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聯手催生之下,USB 3.1、USB Type-C等新規陸續拍板定案,更獲蘋果、英特爾、微軟、Google等大廠力挺。蘋果已搶先宣告,新一代Macbook及12.9吋的大尺寸iPad都將導入Type-C介面,可望掀起新一波換機潮,於Type-C搶先布局的台灣IC設計、連接器廠商,後勢看漲。業界看好,今年上半年筆電、桌機將率先導入,而今年下半年,就有機會見到搭載Type-C介面的手機、平板問世。 事實上,傳輸速度可達10Gbit/s、較USB 3.0世代高出一倍的USB 3.1規格,旗下共包括常見於電腦主機的Type-A、常見於Android手機的Micro-B介面,以及剛於2014年底敲定的USB Type-C介面。其中Type-C新規最吸引人之處,莫過於具備輕薄、正反兩面都可插拔、充電效率翻倍提升至100瓦的快速充電能力,以及可支援4K2K高畫素影像的高速傳輸需求等優點。 目前除蘋果擬在新一代Macbook、12.9吋的大尺寸iPad,甚至iPhone 7等產品導入Type-C規格外,Google也在今年3月推出的新款Chromebook Pixel當中,內建USB Type-C連接埠,微軟、英特爾等大廠也有意跟進。在大廠力拱之下,於Type-C有所布局的台灣IC設計、連接器廠商,可望於這新一波換機潮中受益。 法人粗估,若以滲透率約30%推算,USB 3.1 Type-C連接器市場今年規模可達約248億美元。而傳出打入Google新款Chromebook Type-C供應鏈的鴻海(2317)、和傳出拿下蘋果Macbook Type-C訂單的正崴(2392),將成為台灣連接器族群的首波受惠者。 目前台灣在Type-C市場腳步走得比較快的IC設計業者,包含祥碩(5269)、創惟(6104)和智原(3035),多半也都是在USB 3.0、USB 3.1等高速傳輸介面晶片歷經多年耕耘的廠商。華碩(2357)旗下的IC設計廠商祥碩已在1月的美國CES大展上展出USB 3.1 Type-C控制晶片,創惟原生支援Type-C的USB3.1集線器晶片,最快則將在今年第二季問世。 由於蘋果新款Macbook雖將Type-C列為標配,不過因採用的英特爾Broadwell處理器、A8處理器均未原生支援USB 3.1,因此需要另外採用主控端控制IC。市場傳出,蘋果可望採用美商睿思與智原合作開發的55奈米主控端控制IC解決方案,也因此ASIC設計服務廠商智原亦被視為USB 3.1、Type-C概念股之一。 |
中蔡 ![]() 13樓 | 轉載:foxyah20002015-04-03 08:38 #82 第2季聯貸市場不冷清。據銀行主管指出,第2季才開始就已有旺宏、光陽、特力等三大知名公司委託銀行籌組大型聯貸案,且均由公股行庫出任管理銀行,分別由合庫、彰銀、一銀籌組,聯貸金額各為90億、90億、60億元,合計240億元的新台幣聯貸商機已浮上檯面。 行庫主管指出,現在的聯貸天期多以3或5年居多,多數企業為了避免中長天期的聯貸負債,滾入一年以內的短期負債,通常會在聯貸案簽完之後兩年開始籌備借新還舊,以提高資產負債表的短期流動性,去年以來聯貸市場幾乎都是借新還舊聯貸案,此為最主要原因。 而年初由土銀出任管理銀行的力晶150億元聯貸案,也即將在本月完成簽約。聯貸銀行團成員指出,該案預定在本月17日結案,簽約應會在本月底前完成。 由合庫出任管理銀行的旺宏90億元聯貸案,是繼群創、力晶、華亞科之後,新一起金額近百億元的高科技廠大型聯貸案。根據相關聯貸架構規劃,該案為借新還舊聯貸案,年期為3年,最長可追加到5年,加碼之後的總利率水準約在2.5%。 ================================================================================================ 銀行團可能頭殼歹去了...借150億來200億.. 可能比廣大的散戶還想被坑殺.... 柵欄要拿掉了..是病猫還是猛虎.... 怕的人..看戲就好... |
中蔡 ![]() 14樓 | 轉載:lknggtt2015-03-30 11:25 #74 內容: 力晶成功轉型為晶圓代工廠,更瞄準物聯網(IoT)商機推出iRAM解決方案,整合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ARM架構處理器晶片和通訊技術成為SoC整合型晶片,預計下半年出貨,全面擁抱物聯網時代來臨。力晶現在渾身上下都是「晶圓代工魂」,DRAM產品對力晶而言只是眾多布局的一小塊,除了繼續替台系IC設計公司晶豪、鈺創、力積等代工SDRAM晶片,以及協助記憶體模組大廠金士頓(Kingston)代工標準型DRAM晶片外,力晶旗下的12吋晶圓廠已經全面擁抱晶圓代工產品線。圖為力晶董事長陳瑞隆。 有別於一般晶圓代工廠只專注於生產製造而不涉及設計,力晶比較像是整合元件廠(IDM),同時有設計和製造兩個部分,旗下包括面板驅動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影像感測器(CIS)、NFC晶片、車用記憶體、物聯網晶片等,可為客戶量身訂作客製化晶片,也可以直接提供整合型晶片給客戶採購。迎接物聯網時代,台積電、聯電、中芯國際半導體等陸續揭櫫布局計畫,從打造技術平台、製程完整度,到扮演伯樂物色具有潛力的新創公司都是目標。力晶也是默默鴨子滑水,集結旗下製程平台的技術優勢,為物聯網打造專用的iRAM晶片,成果有機會在2015年浮上檯面。所謂的iRAM晶片,是集合物聯網所需要的三大技術優勢,分別為低功耗的ARM架構處理器晶片、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以及Bluetooth 4.0/NFC/Wi-Fi通訊晶片,將這三種技術做成一顆整合型晶片,目前研發進度順利,傳出下半年會進入量產。物聯網相關晶片極重視低功耗,因此採用ARM架構處理器晶片,台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也打造超低功耗製程平台(Ultra-Low Power Platform),但屬於特殊製程的eFlash技術的重要性,在物聯網時代,其實不亞於低功耗扮演的角色。半導體業者分析,多數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在eFlash技術上都不夠扎實,尤其是新崛起的大陸半導體廠eFlash技術實力都不夠,即使是授權自SST等IP業者以快速取得eFlash技術,也可能因為量產的晶圓片數不夠面臨技術瓶頸,未來需要更多的量產經驗來證明技術的可行性。力晶因為一直有NAND Flash晶片產品,因此在整合eFlash技術上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在進入此技術領域上相當順利。力晶靠著從記憶體廠轉型為晶圓代工廠,2014年獲利超過新台幣100億元,2015年獲利達新台幣120億~130億元,2016年預計也將獲利超過百億元,創下獲利連續3年超過百億元的紀錄,日前向銀行團籌組新台幣150億元的貸款,藉此終結長期紓困。DRAM產業已經走向穩定期,價格起伏有限,經歷近期價格修正後,下半年DRAM價格會逐漸趨於穩定,尤其2015年預計有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S6和蘋果(Apple)的iPhone 6S系列新機問世,將會轉用3GB和2GB的Mobile DRAM晶片,也帶動許多標準型DRAM晶片產能轉到Mobile DRAM晶片上,帶動標準型DRAM晶片跌勢趨緩。另外,力晶的NAND Flash晶片持續出貨,台系記憶體廠陸續切入低容量的NAND Flash領域,力晶和華邦、旺宏三家台廠成為台灣NAND Flash晶片三劍客,力晶也提供NAND Flash晶片給客戶做成MCP晶片,主打智慧型手機市場。 |
中蔡 ![]() 16樓 | 轉載:ParistoLyon2015-03-25 09:10 #53 力晶的條件炙手可熱 (折舊完畢 10 萬片12吋產能 , 25nm Dram IP , 已量產瑞薩 Nand Flash 技術 , 小股本連續數年 EPS >5 ,聯貸將通過 ,大股東偏多..) 消息來源指出 : 大陸政府的重大投資案,力晶是上上之選 ,但是力晶更要待價而沽,等真正的大咖金主 股東們請放心 ----------------------------------------------------------------------------------------- 大陸全力打造DRAM本土化方案 2015/3/24 電子時報 內容: 稍早傳出以武岳峰為首的大陸資本,約以6.4億美元買下在NASDAQ掛牌上市的芯成半導體(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ISSI),顯示大陸正全力進軍DRAM領域,期望透過技術引進建立本土DRAM產業。根據WatchStor報導,大陸正期望以技術輸入方式,建立屬於自己的DRAM代工製造產業。一旦大陸DRAM代工企業建立完成,接下來將瞄準NAND Flash展開另一波購併。 大陸正全力打造屬於自家的DRAM等半導體本土化方案。符世旻攝預覽列印1/1>放大 在長電科技以7.8億美元拿下新加坡星科金朋後,3月12日以武岳峰為首的大陸資本,宣布以每股19.25美元、總價約6.4億美元,購併在美上市的半導體設計公司芯成半導體。據了解,除了武岳峰之外,參與這項投資的還有eTownMemTek、清芯華創、華清基業資本管理以及上海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全是來自上海及北京的大陸大型國有資本。芯成半導體是家在美掛牌上市的非代工半導體企業,2014年營收約3.2億美元,專門負責DDR3、DDR2以及SDRAM相關產品的設計與行銷,產品製造則是外包給專業代工業者,像是台積電與聯電等。大陸曾在2013年宣布注資人民幣1,200億元到半導體產業,最近也開始逐步建立DRAM產業所需的各項技術,下一步將建立屬於自己的DRAM代工體系,目前傳出可能已有5個省在爭取這個機會。大陸全力推動半導體產業本土化,首先是形成完整的上游供應鏈,進而確保下游各大陸企業使用本土晶片,最終目的則是降低對南韓、美國及日本等半導體先進國的高度依賴,最近也不時傳出想透過政策,鼓勵大陸手機業者多採用本土晶片。2014年大陸DRAM消費量約102億美元,佔全球DRAM市場的2成,如果大陸以不斷成長的國內市場為基礎,成功打造出DRAM與NAND Flash本土製造生產體系,那麼目前以DRAM及NAND Flash為出口主力的國家及業者,勢必得小心因應。 |
中蔡 ![]() 17樓 | 轉載:lknggtt2015-03-23 11:26 #70 三星今年DRAM總產能不會增加,對國內DRAM廠來說是重大利多 三星DRAM擴產 大減速 全球最大記憶體廠韓國三星電子傳出DRAM擴產大減速消息!原本將在今年中量產的Line 17,全產能量產時間將延至年底,且外資圈傳出,三星有將近2萬片月產能的DRAM設備採購,下單及裝機時程均出現明顯延後(postpone)情況。 美光股價上周五受此消息激勵而大漲2.25%,法人認為,三星今年擴增DRAM產能只為了彌補20奈米微縮導致的產能自然減損,總產能不會增加,對南亞科(2408)、華亞科(3474)、華邦電(2344)等國內DRAM廠來說亦是重大利多。 業界去年9月時曾傳出,三星Line 17今年將全力擴充DRAM產能,預計第2季開始量產,今年下半年月產能最高將上看6萬片,當時一度引起市場恐慌,認為DRAM市場可能會在今年再度面臨供給過剩壓力,並嚴重壓縮DRAM廠獲利。 不過,三星DRAM擴產計畫卻出現明顯減速。據外資圈消息,三星已延後Line 17廠的DRAM設備下單及裝機,約影響1∼2萬片月產能。外資分析師解讀,三星應是認為今年內部位元成長率目標可望達到,沒有必要額外增加產能,以免影響DRAM價格及獲利能力。 三星高層上周出席在台灣舉行的美銀美林證券投資論壇(TTB)時也表示,為了維持DRAM事業強勁獲利,三星對擴大DRAM市占率興趣缺缺,同時,Line 17新增的DRAM產能,只是為了彌補20奈米製程轉換導致的產能自然減損,今年記憶體資本支出規畫將「有所自律(discipline)」。 設備業者指出,三星今年20奈米DRAM製程微縮持續進行,預估完成轉換後月產能會自然減損3.5∼4萬片,所以,三星Line 17廠6月底只會開出1萬片左右月產能,今年底目標為3∼4萬片,也就是說,三星今年並不會淨增加任何DRAM產能。 |
中蔡 ![]() 18樓 | 轉載:lknggtt2015-03-21 12:39 #68 轉貼一下 從力晶下市那年開始,鉅亨網力晶科吧裡的各位大大都已經把力晶未來可能會如何發展剖析的那麼透徹了,而且近兩年來力晶也都一一實現,彷彿計畫好似的,朝著上市的路緩步前進,眼看著即將達陣,很多投資人卻還是半信半疑(一路從3、4元看到10、11元,又從10、11元看到20-21元,接下來呢?30、40、50、60?這真的印證了股市裡的名言股市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半信半疑中上漲,一片樂觀中破滅,真的是散戶的宿命嗎?股價總是反映未來,不是等到真正利多實現才來眼見為憑,才要相信,那時又為時已晚了! 想看看力晶去年年報都還未公佈,股價都已經漲到21元了,等到年報公佈真的是6-7元,那股價要漲到哪?接下來P3回歸或是重新議約,造成營收大成長,那股價要漲到哪?再接下來股東會黃董又發布利多(假設年底重新申請上市,因力晶到12/10號剛好下市滿3年),那股價又要漲到哪?難道真的等到力晶上市你才要相信,才要來卡位?(雖然力晶上市後還會有行情可期,因為它是大型股,獲利又不錯,到時外資(主、被動基金)、投信一定會建立基本持股,少說20萬張跑不掉),至少還有一段行情可以期待! 大家想想吧! |
中蔡 ![]() 19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