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_tel
service_tel
0800-268-882
0800-268-883
掛單 登入/註冊
台灣泰福生技
未分類
未公開發行
生醫打世界盃 併購加速度
2016/9/20

  2016國際併購趨勢與策略生醫產業論壇(簡稱生醫論壇)昨(19)日舉行,會中專家對於「併購」對台灣產業未來發展均表正面態度,並認為,併購是生醫產業走向國際的關鍵,並期許電子業與生技業的激盪合作。

  生醫論壇由經濟日報、生策會及生策中心主辦,生策會創辦人、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生策會長張善政親自出席,講者包括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泰福生技創辦人趙宇天、生技投資專家Delos Capital管理合夥人陳林正、大聯大控股董事長黃偉祥、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

  此外,並由醣基生醫董事長陳良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明輝兩位國際專家擔任主持人。

  王金平致詞時表示,台灣生技產業規模仍小,應透過產官合作整併,避免有心人炒作,也能提升國際競爭力,建議政府開放民營壽險與銀行閒置資金投資五大新興產業,而電子與生技的結盟也很可期待。

  張善政指出,台灣生技產業是十年磨劍、蓄勢待發,於今唯有透過併購,提升規模,以利國際化,而產業當前已經具研發成果,正是啟動整併的好時機,並且可以借重電子業的成功經驗,再造榮景。

  談到電子業成功經驗,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指出,鴻海透過併購與投資並行,以「策略性」鎖定三大主軸:價值鏈延伸、商業模式計畫與產品服務轉型。

  呂芳銘表示,其宗旨就是「構築平台、?肩作戰」,所以營收才能夠從1974年的23億元來到2015年的4.48兆元,成長超過1,900倍。

  對於併購議題,趙宇天表示,台灣的生醫技術很不錯,不過生醫的市場卻在歐美日,必須透過併購走向國際,因為這一行若沒有國際化、沒有資源,就沒有競爭力。

  國際化方面,陳林正指出,台灣可吸引全球基金進來支持台灣生技公司,據悉,已有許多國際基金到大陸設立團隊,台灣應當也可以做到,而台灣的投資者也不妨把眼光投向國際,媒合台灣與國際公司,提升彼此間的競爭力。

  至於如何併購才能夠真正發揮綜效,黃偉祥表示,併購並非完全的吸納,而是要進一步的融合,因為每個公司間文化不同,除了要做大做強,還要能「共大、共好、共贏」,而所謂的控股公司就是要調節各個子公司之間的不同差異,進而做到海納百川的成果。

  在併購的思維方面,黃日燦指出,有四大管理思維要改弦易轍,包括從生產轉為策略、成本轉為成效、價格轉為價值、製造轉為服務,才能真正調整企業的體質。<摘錄經濟>
目前此檔無人交易 掛單諮詢line線上詢價
股東會訊息
截至目前為止尚有公開股東會訊息
股東權息通知
截至目前為止尚有公開權值訊息
本網站資訊來源為櫃買中心、公開資訊觀測站、經濟部商業司。更新速度有些許差異。若有不符之處請依該網站資訊為主, 本站資料僅供參考, 使用者請自行斟酌, 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請自負
本站提供南山人壽公司基本資料|股價|未上市股票行情|財務報表|月營收|走勢圖|相關新聞公告,歡迎所有對未上市公司有興趣的未上市投資人參考。
服務電話: 0800-268-882、 0800-268-883
copyright(c) by 未上市|未上市股票-投資達人專業網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