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瞻科技大改革,料為奪大單、叩關資本市場鋪路,加上投資案發酵等,營運谷底翻
神盾(6462)25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羅森洲指出,面對產業逆風及轉型陣痛,神盾集團營運進入虧損「收斂」階段,隨著投資案逐步發酵、子公司結構調整,推升營收動能,更有望於明年實現獲利。
神盾近期重要子公司-乾瞻科技迎來重要調整,包括高層異動並增設內部稽核主管,外界分析,是為了競奪更多大廠專案做準備,甚至不排除未來能叩關資本市場。
神盾2024年仍呈虧損,羅森洲指出,神盾積極應對短期逆風挑戰,盤點事業群整併,包括小金雞鈺寶掛牌上市、神雋透過與奇邑科技股份轉換,甚至與國際IP大廠Arm簽訂Neoverse計算子系統V3架構授權,成效有望陸續顯現。
羅森洲強調,神盾集團將打造先進製程端到端(End to End)的IP/ASIC平台,透過合併乾瞻科技、旗下安國合併星河,掌握先進製程量產經驗,並取得應用於AI/HPC、車用、儲存及基礎元件等四大領域IP(矽智財)。
乾瞻為未來集團重點,尤其開發AI HPC伺服器晶片,必須透過其Chiplet互聯傳輸介面UCIe之矽智財,再結合旗下星河於先進封裝CoWoS設計服務的專業。
近期乾瞻也進行組織調整,總經理由神盾資深副總羅時豪擔任、並通過內稽、財會主管任免案。
外界推測,乾瞻組織將漸趨完整,有利於與海外大廠進一步配合,同時藉此機會調整體質,為未來進軍資本市場先做足準備。
神盾透露,去年乾瞻營業利益1.68億元,不過由於收購日約半年左右,收購效益尚無法立即顯見,惟雙方合作專案及範圍伴隨時間擴大,有助神盾營運及獲利成長。
對於外界關注的匯率與關稅議題,羅森洲直言,此為產業普遍面臨的挑戰,但神盾受影響程度相對有限;其中,公司設計服務與IP主要以美元計價,收支兩端亦一致,故匯率波動對實際營收影響有限;關稅也不是主要風險來源。
展望未來,儘管2025年仍需承擔虧損,但神盾已走出營運谷底,隨著本業技術與產品逐漸量產挹注營收,公司將朝2026年獲利目標穩步前進,並力拚營運持續成長,重返獲利軌跡。<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