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話題持續延燒。隨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目前已送進行政院, 國內穩定幣發行最可能由金融機構做起,公股銀行是否有機會先行受 矚目,據了解,此一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新發展趨勢,研究階段公股 、民營銀行均相當投入,並以公股銀行的臺銀進度最受矚目,現階段 主要以底層技術研究為主。
臺銀被視為最有可能發新台幣穩定幣的機構之一。據了解,臺銀對 穩定幣的技術層面研究,包括區塊鏈技術、如何記帳等,尚未切入應 用場景。公股銀主管認為,中央銀行曾表示RWA(現實世界資產)代 幣化愈成熟,穩定幣應用場景就愈多元,臺銀正進行的黃金RWA代幣 化PoC(概念驗證)實證,被視為台灣發行穩定幣的前身概念。
公股銀主管指出,RWA與穩定幣技術上差異不大,但應用場景完全 不同,RWA的交割,一定會用到類似穩定幣概念的代幣,也就是所謂 與法定貨幣連結的代幣,才能更即時快速地進行清算與交割,目前有 三大種類,分別是由央行準備發行的數位貨幣(CBDC)、存款代幣及 穩定幣。
目前臺銀對於黃金代幣化的研究,由於是實驗性質,因此先以假設 各使用者都有所謂的代幣作為前提。
相較於臺銀對政策任務的投入,其餘公股行庫對穩定幣更重視的是 商機的開發。第一銀行表示,配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一銀已進 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將引進更多元的另類資產私募商品,包含「加 密貨幣基金」,以因應高資產客戶在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上的需求。
至於民營金融機構部分,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1日受訪時對於穩 定幣發表看法。他透露很多銀行都進行評估,但任何金融資產,有無 流動性是很大的關鍵。「假設你今天自己發(穩定幣),流動性很小 也不能連通,意義不大」。他認為,要思考的是怎麼去創造流動性。 <摘錄工商>